第2231章 刘承佑的决定,历朝皇帝罕见地分成两派吵起来了(第2页)
无论任何一个王朝的律法,皇帝亲政后都必然掌握大权。
杨邠、史弘肇等人竟当众驳回皇帝刘承佑的出兵提议,确实违法了。
【汉高祖刘邦:话也不是这么说,杨邠、史弘肇等人确实帮助刘承佑稳住了内忧外患的后汉,这些顾命大臣的意见相当中肯。】
【汉武帝刘彻:朕这次就不同意老祖宗的话了。皇帝威严至高无上,臣子们怎么能质疑和反驳?杨邠等人就该死!】
【光武帝刘秀:武帝的话,朕不敢苟同。作为顾命大臣,在军国大事上发表意见很正常。杨邠等人只不过是态度差了点,又没有造反之心!】
历朝皇帝明显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顾命大臣提意见,帮助年轻皇帝治国,没毛病。
另一派认为,作为臣子竟然不给皇帝面子,那就应该去死!
贞观世界中,李世民看着金幕中正在激烈争吵的弹幕,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些家伙,还真是什么事情都能吵起来啊。”
李治好奇问道:
“父皇是什么想法?”
李世民不假思索地开口道:
“立足现实啊。”
“如果顾命大臣的话是对的,朕就听。反之,朕就不听。”
李治对这个答案倒是并不意外。
当年魏征都是直接指着李世民的鼻子骂亡国昏君的。
和魏征相比,杨邠、史弘肇等人的语气态度,差得远呢。
“儿臣的意思是,您若是和顾命大臣意见相左,会选择杀掉他们吗?”
李世民忍不住笑出了声。
“傻孩子,你想什么呢?”
“顾命大臣又不是李建成和李元吉!”
李建成、李元吉两兄弟,和李世民属于你死我活,不杀不行。
但刘承佑这个皇帝和杨邠等几名顾命大臣之间,明显就不存在这种你死我活的矛盾。
大家都是希望后汉能变得更加强盛。
李世民强调:
“如果刘承佑真的对杨邠、史弘肇等人动手,那后汉的麻烦就大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乾佑三年,十一月初七,早朝。】
开封皇城内,文武百官分别从左右上殿,侍立等待。
“陛下驾到!”
伴随着太监的呼喊,二十岁的皇帝刘承佑出现。
文武百官同时行礼。
“参见陛下——”
刘承佑微微点头,双目中一道厉芒闪过,大声道:
“动手!”
在场文武百官被这一声大喝弄得愣住,脸上都露出疑惑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