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7章 北伐关中,收复华夏,再改朝换代!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心中都是一动。


 【唐高祖李渊:李隆基的盘点视频又要播放第二次了?】


 【唐太宗李世民:父皇,金幕作者也没有离谱到这种地步吧。】


 【汉武帝刘彻:有点意思,又来一个自己败光自己家业的选手?】


 【秦始皇嬴政:你们还真别说,朕发现历史上这种人还挺多的。】


 【光武帝刘秀:听起来还不是李隆基这种守家业的后代,而是那种在时代最前线的创业第一代,朕有点期待了。】


 在诸多皇帝的弹幕讨论中,金幕画面随之一变。


 【西晋末期,五胡乱华。】


 【北方、中原大批士大夫纷纷南下逃亡,史称“衣冠南渡”。】


 【而在中原和北方,诸多胡人、汉人经过多年厮杀,也逐渐形成了新的秩序。】


 在南方大地,东晋随着权臣桓温的崛起,逐步扳回颓势。


 不但灭掉了盘踞在巴蜀的成汉,并在洛阳和前秦反复拉锯。


 北方主要是四大国家并立:拓跋鲜卑建立的代国;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氐族建立的前秦;以及西北汉人大族王家建立的前凉。


 东晋,荆州刺史府。


 一位面容俊朗,身材高大伟岸,不怒自威的男子坐在主位后。


 【东晋使持节、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桓温。】


 桓温,虽非丞相,但却是东晋朝堂中的头号大臣,他的势力甚至能和东晋朝廷分庭抗礼。


 东晋朝廷是由司马氏皇族和王、谢等多个世家大族联盟组成,而桓温这边纯粹就是自己的力量。


 从这一点来说,桓温是东晋朝廷内部当之无愧的头号人物。


 前几年,桓温刚刚攻破巴蜀,灭掉了盘踞在那里的成汉政权。


 这让他在东晋的威望空前提升。


 理所当然地,桓温就打算进行下一步——篡位登基,改朝换代!


 但为了实现这一点,桓温眼下的威望和支持度都不够。


 这位大权臣对着面前诸多心腹道:


 “殷浩那个废物还想和本官争,他几次北伐都损兵折将,被秦国打得屁滚尿流。”


 “朝廷已经批准本官的弹劾奏章,将殷浩免职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