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0章 刘庄觉得不行,桓温和王猛的最终选择!(第2页)
短时间作战是没问题,但桓温已经打了三个多月,粮草自然支撑不下去了。
桓温重重地哼了一声,道:
“现在已经是秋天,咱们直接收割关中田地的粮食不就好了?”
出兵之前桓温就已经考虑过这种事,做好了计划。
桓冲表情发苦,无奈道:
“大哥,关中所有田地的粮食都已经被伪秦派人提前收割走了。”
“而且他们还把所有村子的百姓统统转移到各种坞堡和城池中去,现在关中坚壁清野,咱们根本找不到粮食了!”
“什么?”桓温脸色大变。
直到此刻,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下了致命错误。
要么猛攻长安,要么提前收粮。
但桓温的做法是——啥都没做!
既不猛攻长安,也不提前抢收关中粮食。
如今缺乏粮草的东晋军,面对的是毫发无伤的坚城长安。
这还怎么搞?
【在缺乏粮草的情况下,桓温最终只能撤军。】
撤军前,桓温找来了王猛,恳切开口。
“王先生,你有大才,还请随我南归大晋。”
“我可以保举你为大晋高官!”
王猛闻言表情有些古怪,看着桓温道:
“明公难道不要长安了?”
桓温摇头道:
“我没有粮草,即将撤退。”
王猛表情严肃地看着桓温,沉声道:
“长安城中的伪秦君臣应该也是这么想的,他们肯定都乐观地等待着明公撤退。”
“若明公此刻突然全力发起对长安的进攻,必可一举攻破长安!”
“嗯?”桓温愣住,思考片刻后摇头拒绝。
“不行,这太冒险了。”
本来就没粮草,再全力猛攻。
赢的希望渺茫不说,输了必然全军覆没。
傻子才干呢!
见桓温拒绝,王猛脸上露出失望表情,摇头道:
“王某听说在大晋朝堂中最看重的就是血脉出身,若不是出生于那几大家族中,即便再有天纵之才也毫无机会。”
“王某并不想因为自己祖宗血脉的问题被人指指点点挑挑拣拣,那样的话还不如留在关中当一个闲散野人。”
桓温闻言不免有些可惜,但也表示理解。
“那就希望王先生将来能得遇明主吧。”
翌日,桓温就领兵撤离灞上,朝着荆州方向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