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郭再佑奋起,秦始皇法为底线,努尔哈赤面见李成梁(第2页)

 

 【汉高祖刘邦:嘿嘿,三个月就七十万,打个一年不得死两百八十万人?】
 

 【光武帝刘秀:朕征服朝鲜半岛的时候,所有户口编造在册之人也不过才三百万呢。】
 

 【明太祖朱元璋:朕这个时代的朝鲜王国,估计也就五百万人左右吧。若是一年死个两百八十万人,那两年基本也就灭国了。】
 

 金幕前历朝历代的观众看着皇帝们的讨论,心中也都是沉甸甸的。
 

 如果没有金幕,别说是两三百万,就是两三千万,无非也就是一个数字罢了。
 

 但金幕之中所呈现的一幕幕场景,那一条条被倭军杀戮的鲜活性命,实在是让人印象深刻。
 

 这样的人间惨剧,竟然不止一处,而是在朝鲜境内成千上万处发生着。
 

 如何不让人愤怒!
 

 扶苏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儿臣一直奇怪,为何金幕作者似乎总对倭国有一种敌意和鄙夷。”
 

 “现在儿臣算是明白了。”
 

 “这种卑劣的国家和民族,就不配存活在世上!”
 

 秦始皇嗯了一声,淡然点头。
 

 “呵呵,之前金幕里不是说了,后世都称大秦为‘暴秦’。”
 

 “但朕的大秦,是从来不屠城,不污辱百姓的。”
 

 大秦,以法家立国!
 

 纵然还有皇帝位居法律之上,但也只有皇帝这个特例。
 

 商鞅处罚了当时还是太子的秦惠文王,也让“秦法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大秦的军队,就是一群无情的战争机器。
 

 他们在战场杀敌的时候,手不会有任何抖动。
 

 但当他们胜利之后,同样也不会做出任何杀戮、欺男霸女之事。
 

 只因,大秦有法!
 

 扶苏气愤地开口。
 

 “若是大秦都能算暴秦,那倭国这些军队的所作所为又算什么?”
 

 秦始皇摇了摇头,淡淡道:
 

 “华夏文明的扩张,当然也会杀人,但我们从来讲的是有教而诛。”
 

 “如倭人这种,肆意屠杀污辱百姓的,才是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常态。”
 

 “扶苏啊,你要知道,华夏文明之所以能长久的存续下来,就是因为我们的底线永远都比别人更高。”
 

 “大秦的底线,就是法!”
 

 “秦可亡,法不能亡!”
 

 扶苏闻言,如振聋发聩。
 

 这一刻,这位大秦皇太子深切地明白了一点。
 

 为何大秦能一统天下。
 

 法,乃底线。
 

 这短短的四个字,却是春秋、战国时代其他成百上千诸侯加起来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大秦做到了。
 

 所以,不是大秦的运气好,什么六代明君。
 

 而是只有守法的大秦,才能一统天下!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事实上,丰臣秀吉在出发前曾经发布命令,严令禁止倭军屠城、污辱和骚扰百姓。】
 

 【然而,倭人这个民族的性格就是学习强者。】
 

 【但倭人学习强者却只学习到了皮毛,他们只会山寨的照搬大唐服饰,照样修建大唐的宫殿和城池。】
 

 【他们短浅的目光让他们根本无法学习到华夏真正的精神内核。】
 

 【不得不承认,丰臣秀吉的确是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才。】
 

 【但他竭尽全力,也仅仅是做到了类似战国时代霸主的地位,并没有办法真正地控制手下的大名、诸侯。】
 

 【这些大名诸侯在朝鲜肆意烧杀掳掠,违反丰臣秀吉的命令,但丰臣秀吉也无可奈何。】
 

 【这样的烧杀掳掠激起了朝鲜王国全体军民的愤慨,一时间朝鲜半岛上义军遍布,到处都是起义军的烽火。】
 

 【这些起义军限于武器装备、战斗水平、兵员数量等各种原因,并不能对倭军造成致命的打击。】
 

 【但他们却成功的迟滞了倭军占领朝鲜全境的速度,让倭军被迫在占领地派驻更多的兵力以维持占领。】
 

 【这些朝鲜军民用数以十万计的性命,为自己的祖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镜头一转,已经是大明皇宫之中。
 

 朱翊钧注视着面前的李如松。
 

 “你做得很好,总算是帮朕平定了哱拜这个乱匪!”
 

 “但接下来的献俘仪式你就不用参加了。”
 

 “你明日就立刻前往辽东,负责辽东战场的作战!”
 

 李如松恭敬领命,随后回到了自家在京城的宅子。
 

 镜头跟随着李如松的脚步移动,只见这座宅子之中雕梁画栋,各种名贵器具。
 

 巨石假山,小桥流水,无一不包。
 

 大汉世界中,刘邦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好家伙,这个李如松家里这么有钱?他娘的,这好东西看起来比朕大汉皇宫里还多!”
 

 萧何有些无奈,咳嗽一声。
 

 “陛下乃是圣人,自然不和天下臣民争利。”
 

 刘邦哼了一声,不说话。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同样也瞪大了眼睛。
 

 “这李如松家里是干什么的,怎么感觉有点和珅家宅的意思了?”
 

 作为大宋王朝的开创者,赵匡胤当然不是没有见过钱。
 

 但即便是对赵匡胤来说,镜头里露出来的这些宅子中的名贵器具,也多的有些过分了!
 

 大宋的宰相们,一个两个也都看直了眼睛。
 

 上等的陶瓷,各种人参,名贵毛皮,甚至还有好几匹汗血宝马。
 

 大宋宰相,论俸禄可是历朝历代宰相之首。
 

 但这些宰相们也远远到不了李家大宅的这种地步。
 

 赵普咳嗽一声,道:
 

 “之前的张居正也算是颇为豪富,但比起这李家,好像也差了一些。”
 

 众人连连点头同意,心中都觉得颇为荒谬。
 

 张居正可是大明首辅啊!
 

 刻意贪腐自污的情况下,宅子竟然还比不上这李如松家。
 

 李如松,究竟是干嘛的?
 

 一时间,这位在金幕视频中刚刚打赢了哱拜的大明名将,在金幕面前许多观众心中形象又悄然发生了转变。
 

 宅子的后院,一名老者坐在池塘边上,正在钓鱼。
 

 李如松走到老者身旁,毕恭毕敬行礼。
 

 “爹,孩儿回来了。”
 

 老者转过头来,露出一张苍老而坚韧的脸庞。
 

 【李成梁。】
 

 李成梁平静地注视着李如松,淡淡道:
 

 “你在宁夏打的仗,老夫都听说了,还算马马虎虎。”
 

 李如松维持着毕恭毕敬的姿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