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西晋形式不妙,隋文帝雄心勃勃,李渊只问世民呢?(第2页)

 

 有了这种剧透在,世家造反思想成为主流就理所当然了。
 

 造反最差的结果就是死全家。
 

 不造反,五胡乱华来了不一样是死全家?
 

 既然都是死,为啥不趁着西晋刚刚建立,根基还没有那么稳的时候拼一波呢?
 

 拼赢了,还有生的希望呢。
 

 司马懿说到这里,冷笑一声:
 

 “本来嘛,大晋建立之后的未来谁也不知道,世家心怀希望自然不会和朕撕破脸。”
 

 “但有了剧透,这些家伙又察觉到朕确实开始动手削弱世家,他们也就铁了心背叛大晋了。”
 

 “还好也不是所有世家的家主都愿意豁出全族的性命去冒险,不然现在大晋的麻烦就更大了。”
 

 听着司马懿的冷静分析,司马昭也傻眼了。
 

 过了好一会,司马昭才呐呐道:
 

 “儿臣有点想不明白,金幕明明在其他朝代都是如虎添翼顺风顺水,怎么到了咱们大晋就……”
 

 这句话说出来,场面一时变得安静。
 

 过了好一会,司马懿才开口道:
 

 “好了,洛阳那边需要有人守着,你就先回去守着吧。”
 

 “你兄长需要看着东吴,你一定把洛阳看住了,只要洛阳不乱,其他地方纵然还有世家作乱,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司马昭闻言,心中顿时一喜。
 

 司马懿这句话,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洛阳城内的西晋国事都由司马昭做主!
 

 当然,特别重要的事情还是轮不到司马昭插手。
 

 但不管怎么说,司马昭这波“洛阳王”的地位还是稳稳地。
 

 司马昭立刻接下旨意,喜滋滋地离开了。
 

 不知为何,司马懿看着司马昭轻快的脚步,总觉得有点不太放心。
 

 但很快司马懿的眉头就松开了,轻声自语。
 

 “这小子就算胡闹一点,洛阳城里也有足够的力量。”
 

 “嗯,再派给他几个沉稳的人盯一下就是了。”
 

 司马懿计划已定,下意识地抬头,看向了西边潼关那依旧弥漫着硝烟的战场。
 

 良久,司马懿发出了一声冷笑。
 

 “诸葛村夫,你死前就赢不了朕。”
 

 “你死后,你的弟子一样也赢不了朕!”
 

 大隋世界。
 

 隋文帝杨坚刚刚结束了一天的朝会,带着太子杨勇朝着后宫而去。
 

 皇宫很大,作为皇帝完全可以坐马车而行。
 

 但今天隋文帝却并没有坐车,而是在开车。
 

 轰轰轰!
 

 黑烟从排气筒之中喷出,汽车缓缓地朝着不远处的寝殿而去。
 

 杨勇坐在副驾驶上,一方面充满了好奇和刺激,另外一方面多多少少也有点害怕。
 

 不需要任何人力物力就能动起来的车,对于杨勇而言简直就是颠覆了他的世界观。
 

 杨勇提心吊胆地看着正兴致勃勃抡着方向盘的隋文帝,忍不住道:
 

 “父皇,速度太快了!”
 

 隋文帝看了一眼杨勇,伸出右手将挡杆拨了一下。
 

 一阵机器的咔咔声猛然响起,汽车瞬间停了下来。
 

 咚的一声,杨勇的脑袋磕到了副驾驶前面的扶手箱上,额头顿时肿起一个大包,脑子嗡嗡的,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隋文帝愣了一下,随后尝试发动起来。
 

 但汽车却不动了。
 

 隋文帝大为不满,从车窗里探出脑袋。
 

 “工匠!”
 

 早就在一旁等候的工匠们一溜烟地上来,检查了一番之后禀报道:
 

 “陛下方才换挡忘了踩离合器了,离合片已经损坏,需要更换。”
 

 站在车旁的隋文帝顿时大感扫兴。
 

 “朕才开了这么一点路!”
 

 工匠战战兢兢地开口道:
 

 “陛下,这毕竟是一台试验车,而且挂档确实也需要技巧,还得油门离合进行配合。”
 

 隋文帝哑然片刻,瞪了一眼杨勇。
 

 “就是你小子,好好地说什么速度太快了,让朕把档位都挂错了。”
 

 “快什么快,比马要慢多了。”
 

 杨勇捂着肿成一个大包的额头,唯唯诺诺。
 

 隋文帝的御驾马车已经在旁边等候多时,但这位大隋皇帝明显并不想上马车,就这么徒步朝着后宫走去。
 

 杨勇自然是亦步亦趋地跟了上去。
 

 走着走着,隋文帝开口道:
 

 “你觉得汽车如何?”
 

 杨勇揉着额头的大包,开口道:
 

 “很……神奇。”
 

 隋文帝点了点头,道:
 

 “朕也觉得非常神奇,这或许是大隋从工业革命之中所获得的最伟大发明之一。”
 

 杨勇有些疑惑。
 

 “父皇,儿臣觉得火车和铁船才是更重要的。”
 

 大隋早就已经弄出了火车和轮船,论到运输效率,这两者无疑是秒杀这个只能坐四个人的汽车。
 

 隋文帝哈哈地笑了起来。
 

 “火车和轮船确实是好用,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火车必须要有铁路,轮船必须要有足够深的河流或者海域。”
 

 “但汽车不同,汽车能够抵达这个世界上任何拥有马路的地方。”
 

 “甚至,就算是在没有路的草原和沙漠上,汽车也能够奔驰,而且不像战马一样需要精细的伺候,只要有汽油就行。”
 

 杨勇脑海中灵光一闪,正色道:
 

 “骑兵?”
 

 草原和沙漠,那可是骑兵最佳的使用场景啊。
 

 隋文帝笑呵呵地点头。
 

 “不止是草原和沙漠,甚至西南边的山区和岭南地区,那些战马无法忍受的地形和气候,汽车依旧可以行驶。”
 

 “现在你明白了吧?假如大隋能拥有一支庞大的车队来运输部队和物资,我们就不需要那么苦哈哈的养马了。”
 

 说到这里,隋文帝叹了一口气。
 

 “大隋养一匹合格的战马,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还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心培育,还要担心疾病瘟疫,上一次战场还会大量损耗。”
 

 “汽车呢?只要工厂在,就能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工部那边已经说了,最多两年时间,就能做到三天内造出一辆汽车。”
 

 “三天一辆汽车,三年一匹马……呵呵。”
 

 “对了,就算是这最初级的试验品汽车,也不过花费五百两银子罢了。”
 

 “按照户部和工部之前的经验,只要能大批量的制造,汽车的成本很快就会向火车和轮船一样,下降到一成,甚至三分、五分的成本。”
 

 “养一万匹马,对大隋来说消耗的人力物力远远胜过制造一万辆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