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宗泽传授岳飞,大唐再开战,秦桧甘当金人走狗(第3页)

 

 马远哈哈大笑,声震山谷。
 

 “你这个狼心狗肺的叛徒,给金贼当奴才,注定不得好死!”
 

 秦桧大怒,站了起来,用力地一刀砍了下去。
 

 然后又是一刀。
 

 再一刀。
 

 终于,马远的尸体被砍得血肉模糊。
 

 秦桧站了起来,满身血污。
 

 他回过头来,恭恭敬敬地双手将刀递到了完颜挞懒的面前。
 

 “主子,奴才幸不辱命。”
 

 完颜挞懒看着面前满脸满身是血的秦桧,嘴角又一次地翘了起来。
 

 “很好。”
 

 ……
 

 【在得知了五马山义军覆灭的消息之后,赵构唯一的心病也被去除,对待宗泽的态度也变得强硬起来。】
 

 【宗泽连上二十四道奏章请求赵构返回汴京,但要么遭到了赵构的无视,要么干脆被赵构严厉斥责了一番。】
 

 【此时金军对汴京的围攻越发急切,宗泽无奈之下只能暂时放弃对赵构的规劝,将所有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包围汴京上来。】
 

 黑龙潭。
 

 这是汴京附近的一处要地,一支宋军在此地驻守,防备京师外围。
 

 风雪中,一支金军正在对这里发动猛攻。
 

 原本宽阔的水潭如今已经被厚厚的冰雪覆盖,成为了双方激烈厮杀的战场。
 

 岳飞坐在马上,平静地看着最前线的厮杀。
 

 和其他所有战场一样,当双方投入的人数相当时,金军一如既往地占据了优势,将宋军压迫得步步后退。
 

 但岳飞的脸上却并没有太多焦急的表情,他目光炯炯,仔细地观察着战场上的每一个细节。
 

 张宪就在岳飞身边,这位岳飞的老部下明显刚刚从战场上退下来不久,身上的盔甲遍布血污,说话时不断冒着热气。
 

 “统制,得想个办法,不然我们只能退回关隘里去了。”
 

 岳飞嗯了一声,突然开口道:
 

 “吹号吧。”
 

 张宪有些疑惑。
 

 这时候吹号有什么用?
 

 号角声很快响起,震动空气。
 

 紧接着,从战场的左侧,突然杀出了一支伏兵。
 

 “咦?”
 

 张宪震惊了。
 

 他刚刚厮杀的地方,距离这支伏兵杀出来的地方并不远。
 

 可他完全没有发现那里竟然埋伏着一支己方的人马!
 

 但马上,张宪又激动起来。
 

 既然连驻守黑龙潭多日,颇为熟悉附近地形的自己都没有发现,那金人就更不可能发现了!
 

 果然,金军对这支伏兵并未察觉,很快就在这支伏兵的冲击下陷入短暂的混乱。
 

 但金军毕竟在精锐程度上胜过宋军,在短暂的调整之后,对面的金军主将很快投入援军,重新稳固局势。
 

 眼看着战场局势又要重回刚刚的样子,张宪正待开口,岳飞又一次地说话了。
 

 “再吹号。”
 

 号角又一次响起,从战场的另外一侧,竟然也杀出了一支伏兵!
 

 张宪瞪大了眼睛。
 

 “还有?”
 

 随后,他心中希望之火重燃。
 

 一支伏兵金人能顶着住,两支伏兵总不行了吧?
 

 但片刻之后,张宪倒吸一口凉气。
 

 眼前的这支金军,竟然……
 

 还真行!
 

 在两支宋军伏兵的先后突击之下,金军竟然第二次稳住了局势,再度拉回到了之前那种相互拉锯的局面中。
 

 “这……”
 

 就在张宪准备开口让岳飞赶紧撤退的时候,他突然察觉到了什么,看了一眼岳飞。
 

 岳飞正在从亲卫手中接过那杆非常有辨识度,一丈八尺长的银枪。
 

 张宪心中一动。
 

 “统制,你这是要……”
 

 岳飞微微一笑。
 

 “对面的金军已经把所有的预备队都投入战场了。”
 

 “此时不攻,更待何时?”
 

 下一秒钟,岳飞双腿一夹马腹,连人带马急冲而出。
 

 “全军出击,随我杀敌!”
 

 张宪愣了一下,随后立刻跳上自己的战马,拔出腰间长剑。
 

 “全军出击!”
 

 ……
 

 马蹄声响,岳飞回到了留守府,很快入内见到了宗泽。
 

 “大帅,末将已经击溃了前来袭扰黑龙潭的金贼,回来复命!”
 

 正在处理文书的宗泽抬起头,露出笑意。
 

 “鹏举,你做得很不错。”
 

 “来,详细和老夫说说战况。”
 

 岳飞坐在一旁,颇为详细地将黑龙潭一战经过道来。
 

 宗泽认真地听着,时不时提出几个问题。
 

 等岳飞说完之后,宗泽忍不住笑了起来。
 

 “所以老夫教授给你那么多战阵和练兵之道,最后你却是凭借自己最擅长的个人武勇打退了金军?”
 

 岳飞也笑了起来,道:
 

 “其实末将这些天和金人的战斗中,多多少少也有了一些想法。”
 

 宗泽嗯了一声,道:
 

 “京师周围的诸多战场上,你岳鹏举是为数不多能屡战屡胜的。”
 

 “说说你的经验,或许老夫也能推广一下,让其他战场上能有所改观。”
 

 岳飞直起身体,正色道:
 

 “末将觉得,兵法之道,在于出奇制胜,不可测识。”
 

 “列阵而后战,乃是兵法常规。金军实力胜于我军,故而常规阵法难以克敌制胜。”
 

 “唯有熟练掌握兵法,灵活运用,才是胜利之道。”
 

 “大帅刚刚说末将用个人武勇才能取胜,似乎对此颇为不以为然。”
 

 “但末将认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只要能克敌制胜,无论是阵法还是武勇,那都是好的。”
 

 宗泽陷入沉吟,仔细思考了半晌,表情中有所了然。
 

 “鹏举啊,你说的确实有道理,看来老夫之前的想法还是有些片面了。”
 

 随后,宗泽露出欣慰表情。
 

 “不错,你真的已经成长了。”
 

 “假以时日,你定能成为大宋最出色的将领,全天下人的希望!”
 

 看到这里,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又一次不淡定了,疯狂吐槽。
 

 “这个赵构究竟是什么样的脑子,才会重用黄潜善和汪伯彦这样的奸臣,却对李纲、宗泽这般忠臣弃之不顾?”
 

 “果然不愧是赵光义的后代,蠢透了,蠢到朕都看不下去了!”
 

 赵匡胤现在也学精了,一边吐槽,一边疯狂甩锅给赵光义。
 

 其实赵匡胤和赵光义两兄弟之间的感情还是非常不错的。
 

 两人出生时并不是皇族,属于兄弟相互扶持,一路奋斗上来的类型,感情自然是比一般的皇族兄弟深厚很多。
 

 但在皇位面前,这点感情啥也不是。
 

 既然都已经翻脸了,赵匡胤也不介意把赵光义弄成真正的千古罪人。
 

 就算赵光义以前不是,以后也必须是!
 

 每一位开国皇帝或许拥有不同的出身和人生经历,但他们都一定拥有同样的一种特质——杀伐决断。
 

 赵普连连点头,正色道:
 

 “陛下,臣以为,不单单是要教后代皇帝武艺的事情,更要教将来的大宋皇帝怎么分辨忠奸。”
 

 沈义伦立刻附和道:
 

 “陛下您看,李纲和宗泽都是一等一的忠臣,但忠言逆耳,却不被赵构所用。”
 

 “您想,若是赵构全力支持李纲和宗泽,视频之中大宋的局势会糜烂到那种地步吗?”
 

 “说不定都已经北伐黄河,甚至直取燕云了。”
 

 赵匡胤心中一动,陷入沉吟。
 

 赵普和沈义伦虽然是站在士大夫角度说话的,但他们说的确实也是事实。
 

 从金幕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就算是到了金军第三次北伐,在黄河以北依旧拥有马扩这样人数超过十万,愿意效忠大宋朝廷的抵抗力量存在。
 

 这说明,即便局势崩坏到这种地步,河北人民依旧对大宋还是有感情的,还是愿意当这个大宋子民的。
 

 赵德芳表情凝重地点头。
 

 “儿臣也觉得两位宰相说得对,分辨忠奸实在是太重要了。”
 

 “不单单是要学会军事常识,一些如何察人用人的帝王之术也非常重要啊。”
 

 赵德芳作为太子,这些年下来地位已经非常稳固。
 

 这里面,叔叔赵光义可以说帮了不少忙。
 

 由于历史上赵光义篡夺皇位的原因,赵匡胤整个人的心思都在保住自己直系后代皇位身上。
 

 就连哥哥赵德昭的想法也是差不多。
 

 所以赵德芳不但没有来自其他兄弟的威胁,还因为父皇对后代失去皇位的恐惧而得到了许多扶持。
 

 最明显的体现就在于,眼下大宋所有的宰相全部都在东宫挂职。
 

 每隔半个月,这些宰相们就会以东宫官员的身份和赵德芳一起开会,研究讨论国家大事。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自然也就建立了各种良好的利益往来关系。
 

 有了父皇和宰相们的支持,又没有兄弟进行掣肘和争夺,赵德芳的太子之位自然是稳如泰山,也让他越来越敢在某些事情上发表自己的态度了。
 

 赵匡胤脸色缓和了一些,随后有些不屑地看了一眼金幕中的赵构,道:
 

 “在这一点上,赵构反而是可以被谅解的,他一直以来都没有被选做是皇位的继承人嘛。”
 

 “反倒是宋徽宗和宋钦宗这两个蠢材,明明是以太子的身份登基,竟然却把国家治理成这种样子。”
 

 “嗯,首恶还是宋徽宗赵佶!”
 

 宋钦宗毕竟是刚刚登基一年的皇帝,处于实习期,又有老爹在上面控制导致束手束脚,在靖康中发挥不好也勉强可以体谅。
 

 但宋徽宗赵佶,靖康之变发生的时候他都登基几十年了, 大宋军队烂成那个样子宋徽宗是要负最大责任的。
 

 赵匡胤只恨这两个蠢材距离自己的年代实在是远了一点,不然非当场抽死宋徽宗赵佶这个蠢货不可!
 

 就在此时,赵德芳又有些疑惑地开口。
 

 “父皇您发现了吗?除了宗泽和赵构之外,盘点视频之中戏份最多的就是这个岳飞了。”
 

 “难道此人身上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不成?”
 

 赵匡胤闻言,心中也是一动。
 

 从赵匡胤了解到的前朝历史来看,其实也有不少赵匡胤觉得很重要的人物、事件没有出现在金幕中。
 

 但,只要能长时间占据金幕视频戏份的角色,一定都是对当时整个时代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人。
 

 刨去主角赵构之外,这一部的宗泽和上一部的李纲,莫不如此。
 

 这岳飞……到底干啥了?
 

 突然,赵匡胤身体微微一震。
 

 这小子,不会篡夺了大宋的皇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