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胡铨引爆舆论,秦桧请辞,赵构一条路走到黑,刘秀大骂(第2页)

 

 事态到了这种地步,秦桧已经真正是万夫所指,随时都可能要暴毙街头了。
 

 惶恐之下的秦桧,只能入宫求见赵构。
 

 “陛下,臣一心为国求和,却被奸人攻讦至此。”
 

 “如今胡铨上奏章诋毁于臣,众意汹汹,臣实在难以抵挡。”
 

 “还请陛下早日赐罪罢相,臣得养老,以慰天下之心。”
 

 以秦桧爱权力更胜于爱自己的性格,能让他在没有御史弹劾的顾虑下主动请辞,足以证明朝堂内外对秦桧的不满究竟到了何种地步。
 

 赵构同样也被胡铨那份奏章之中的痛斥弄得恼羞成怒,见状立刻开口道:
 

 “秦爱卿这是什么话!”
 

 “和大金求和,那是朕的意愿。卿是按照朕的意愿办事,朕又怎么可能在这种时候将你罢相?”
 

 【被舆论逼到墙角的赵构、秦桧君臣此刻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对赵构来说,他各种向金国乞求才得到的议和就在眼前,从登基以来的毕生心愿即将实现,他又怎么可能放弃呢?】
 

 这时候的赵构,就好像是一个苦苦舔了女神十几年,好不容易终于舔到年老色衰、被高富帅玩腻丢开的女神回头,愿意下嫁舔狗的时刻。
 

 都这种时候了,女神只是要舔狗给个几十万彩礼,顺便当个倒插门女婿,顺便在婚礼上当众下跪舔女神脚丫子,就这么点要求而已。
 

 舔狗怎么可能不竭尽全力的去实现呢?
 

 【赵构不但接连下旨为秦桧正名,同时还将胡铨直接流放岭南。】
 

 【秦桧得到赵构的全力支持后气焰再度嚣张,甚至一度想要直接处死胡铨,却被诸多朝中官员联手将胡铨保下。】
 

 【胡铨之妾身怀六甲即将临盆,却被秦桧党羽直接戴上枷锁押上囚车,若非朝中诸多官员出手相救,便是母子双亡的下场。】
 

 【朝廷官员陈刚中为胡铨上书喊冤,却被秦桧贬官,其妻子死后被迫出家为尼,才逃过一劫。】
 

 【其余给胡铨张目的官员,一律被赵构、秦桧君臣免官罢职。】
 

 【金使尚未抵达临安,临安城中就已经有上百名正义官员被流放免职。】
 

 【若非赵构秦桧害怕因再度破坏“刑不上士大夫”的规矩而引发内乱,这些官员的下场必然都是死亡。】
 

 【在赵构毫不掩饰的疯狂打压,以及秦桧、张俊这一文一武两人为虎作伥之下,这一次声势无比浩大的示威就这么被镇压了下去。】
 

 【终于,金国使者张通古来到了临安城。】
 

 城门口,秦桧、孙近两名宰相带着诸多下属,满脸笑容地迎接金使张通古的到来。
 

 张通古表情倨傲地下了马车,用下巴对着秦桧,冷笑道:
 

 “怎么,没点礼数?”
 

 张通古当然知道秦桧是个什么身份,但并不代表着张通古愿意给秦桧这个面子。
 

 在张通古看来,自个可是大金高层,是主子!
 

 秦桧?一条大金的狗才罢了。
 

 谁家主子需要对狗才和颜悦色的?
 

 反正在大金,没有这种规矩!
 

 听着张通古的喝斥,秦桧和孙近不敢怠慢,赶忙恭恭敬敬地以臣子见皇帝的礼节,对着张通古行礼。
 

 张通古嗯了一声,转身上了马车,顺便丢下一句话。
 

 “带路!”
 

 在张通古入城的道路两边,遍布着张俊的士兵。
 

 为了防止大宋义士们刺杀张通古这个金国使者,赵构、秦桧也是绞尽脑汁。
 

 直接让大将张俊将几乎所有的兵马都召回临安城中,再会同杨沂中那些比较“可靠”的部下,清空了张通古必经之路上的所有行人。
 

 可谓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得无以复加。
 

 若这是一本武侠小说,张通古在前往馆驿的路上必然会被刺杀,说不定还要来一次金国、民间大侠和官方鹰犬之间的三方混战。
 

 但很可惜,这是历史上真正发生过的事件。
 

 事件的结果是张通古一路安然无恙地抵达了使馆,并在这里“接见”了秦桧、孙近两名大宋宰相。
 

 使馆大堂。
 

 张通古高坐上首,表情一如既往的倨傲。
 

 秦桧、孙近两人则一左一右坐在最靠近门口的地方。
 

 两名堂堂大宋宰相,却和两条看门狗一般无二。
 

 不,主人在面对看门狗的时候,或许还能露出几分笑容。
 

 但张通古这位金使面对满脸赔笑的秦桧、孙近,却是一丝笑容也无,反而厉声喝斥。
 

 “尔等江南士子,到底是在搞什么东西?”
 

 “本使尚未抵达,就听说了什么胡铨上书,搞得沸沸扬扬。”
 

 “尔等究竟能不能办好议和这件事情?”
 

 听着张通古的北方腔调,秦桧身体不由一颤,似乎又回到了在完颜挞懒当奴才的那段时光。
 

 秦桧下意识地在脸上堆起了奴才应有的笑容,恭敬道:
 

 “小臣回禀尊使,之前确有胡铨等人胡言乱语,妄图搅乱大金和大……呃,江南之间的议和。”
 

 “但康王殿下和小臣已经将胡铨等人全部处置,此番断不会有任何人能捣乱了。”
 

 张通古哼了一声,道:
 

 “很好,那就让康王赵构找个良辰吉日,前来跪拜领受大金皇帝陛下的旨意吧。”
 

 “好了,本使一路奔波劳累,没空和你们废话,滚吧!”
 

 秦桧和孙近面面相觑。
 

 旋即,秦桧堆起笑容,连声道:
 

 “我等告退,还请尊使好生安歇。”
 

 张通古一脸不屑地看着秦桧和孙近两人仓皇离开。
 

 两人刚刚离开,一名金国使团成员就来到了张通古的面前,拿出了一张纸。
 

 “大人,这是我们从临安府中找到的,胡铨的上书全文。”
 

 张通古嗯了一声,拿着这份刻印版胡铨上书,仔仔细细地阅读了起来。
 

 看着看着,张通古的表情变得无比凝重。
 

 甚至,这位金国使者脸上露出了惊惧的表情。
 

 看完良久,张通古才终于平静心态,呼出一口气。
 

 “还好,赵构这个蠢材只会用秦桧这种庸才,却不会用胡铨这般英杰。”
 

 “不然,大金的麻烦可就大了!”
 

 “哼,看来还是得早日办成议和北返。”
 

 张通古想了想,找来了诸多属下,吩咐道:
 

 “这些天,你们尽量在临安府内闹事,闹的越大越好。”
 

 一名属下疑惑地开口道:
 

 “大人,朝廷给咱们的命令是尽快议和成功吧?”
 

 “怎么还要闹事呢?”
 

 前面视频也播放过,金国内部反对议和的完颜宗干、兀术一派势力同样不小。
 

 掌权的完颜蒲鲁虎和完颜挞懒同样害怕夜长梦多,临行前叮嘱张通古要用最快的速度搞定。
 

 张通古呵呵一笑,淡然道:
 

 “你们懂什么?赵构这种人的性格,就是下贱!”
 

 “咱们越是有恃无恐,越是把赵构看成一条狗,他就越对大金服服帖帖。”
 

 “但凡大金对赵构这狗才客气一点,那他才会真的产生什么不该有的想法呢,懂么?”
 

 金国使团成员们这才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称赞。
 

 “大人英明!”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金人果然在临安城里各种犯事,让临安城中更是民怨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