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网文老大爷

第389章 征辟杨修(第2页)

而杨党之所以一直能够存在到现在,而没有如原时空里似的曹操干掉,也恰恰是因为刘备父子的存在,以及对天子的支持。

刘备父子一直以来的政治光谱就是忠于天子,但亲近曹操。

在对袁绍的利害关系上,刘封一直都是坚定站在曹操一边的,而刘备则是中立偏朝廷。

袁绍虽然颇为不满,但也无计可施,而且他的重心依旧在公孙瓒上,目前还无暇分心河南诸事。

如此一来,整个东汉权力高层就达成了一股极其微妙的平衡。

天子刘协有杨党和刘备父子的支持,使得曹操不能随心所欲的解决杨党,而曹操不解决杨党,就没法独揽朝政,架空刘协。

袁绍没有统一河北,消灭公孙瓒,没有刘备的支持,他就很难南下灭了曹操,入主洛阳。而曹操的存在,也给了刘备扩张争取到了大量的时间,袁绍不能解决曹操,就永远无法南下。

在这种平衡的结构之中,一旦拿掉了杨彪和杨党,整个平衡的局势会不会崩塌

刘封敢用性命担保,只要杨彪失势,曹操一定会把握这个机会独揽朝政。

让刘封头疼的是,如今朝野上下,没有一个人能够替代杨彪。

司徒赵温虽然有才干,有声望,但却已经毫无胆气,根本不能指望他出来和曹操打擂台。

郭贡倒是有胆气,刘封相信只要自己支持对方,他有很大概率肯站出来和曹操争权夺利,但问题是郭贡的才能和声望不够啊。

论声望,郭贡虽是豫州名士,但别说天下级别了,就是在豫州本土,他都不是最有名的那一档。

论才能,郭贡有几斤几两,刘封还能不清楚吗

“公仁,天子态度如何”

刘封的目光猛的盯住了董昭,后者眨了眨小眼睛,回答道:“天子颇为犹豫,已经否了将豫章太守授予赖恭之议,并对刘表擅自兴兵侵扰豫章颇为不满。”

“再等等!”

听了董昭的回答之后,刘封最终做出决定:“现在动手,尚且过早。”

“主公!”

众人的目光集中了过来,其中带有丝丝疑惑。

在诸葛亮、庞统、董昭、诸葛瑾等人的心里,刘封绝对不是那种优柔寡断的性格。

果然,刘封缓缓摇头道:“事在天子而非杨彪,不到最后关头,杨彪不能动。”

诸葛亮、庞统、董昭三人闻言,缓缓点头,片刻之后,诸葛瑾也恍然。

“公仁!”

刘封突然开口叫了董昭一声,随后问道:“杨彪之子杨修可曾出仕如今可在雒中”

杨修今年应该二十四岁了,只是作为杨家的嫡长子,他很大概率并未出仕,留在家中养望。

刘封记得杨修在历史上是被曹操所征辟,希望此时尚未发生。

董昭闻言之后,当即答道:“杨德祖正在雒中,不曾出仕,被杨文先留在家中养望。如今弘农也不太平,关中缺粮,李傕、郭汜多次入寇弘农,为段煨所阻。”

杨家就是弘农人,只可惜如今弘农都被军阀混战给打烂了,别说给雒中的杨彪提供支持了,就连儿子也不敢放在家乡。

雒中虽然清贫,但好歹安全性上要胜过弘农许多。

“子瑜!”

听得董昭之言,刘封当即又唤起诸葛瑾的字来。

诸葛瑾恭敬起身,冲着刘封作揖道:“谨在此,恭候主公吩咐。”

刘封坐回席中,安排道:“明日一早,你带礼物前往太尉府,为我征辟杨彪之子杨修。”

场中诸人俱是一愣,随即董昭大声叫好道:“主公此计妙也!”

诸葛亮、庞统也俱是眼前一亮。

唯有诸葛瑾恭敬应命,静候刘封的其他吩咐。

之所以董昭,诸葛亮、庞统都觉得刘封这一步走的好,恰恰是因为征辟杨修能达到一箭三雕的效果。

如果杨修应征,那从此之后,杨家的嫡长子就成了刘封的下属,日后也是故吏,等同于结下了主从关系。

刘封对杨家可就形成了道义和潜规则上的双重压制。

如果杨修不应辟,以刘封如今征南将军的尊荣,又挟大功而归,杨家必须要给出一个合适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