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网文老大爷

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2页)

次日,曹操也站了出来,上表奏罢免太尉杨彪,理由是杨彪勾结袁术,意图不轨。

曹操的攻势全面展开,随着杨彪的入狱,杨党的骨干们也纷纷落网。其中包括侍中台崇、尚书冯硕、议郎侯祈等人。

朝中局势瞬间大变,天子之臣瑟瑟发抖,曹操之臣气势傲人。

曹操不但大肆抓捕杨党成员,严刑逼供,还下令封锁洛阳各大城门,只许进,不许出。

一时之间,洛阳城中人心惶惶,不少人想到了刘封。

可等他们找上门一看,才知道刘封早几天就已经离开了洛阳。

此时的刘封,已经距离巩县不到半日的距离,留宿在了偃师县。

偃师县这个地方和巩县一起,并列为洛阳东面的门户。

想要走东面大道直驱洛阳,必须先攻占巩县和偃师,这两座城俱是坚城,相距又只有半日的路程,能有效的起到互相支援的效果。

是洛阳东面旋门关后最重要的门户关隘了。

当晚,刘封在偃师县中设了薄宴招待董昭、诸葛兄弟、庞统和张辽。

宴会中,在刘封有意无意的引导之下,众人讨论起了杨奉、韩暹。

这二人目前合兵之后,仍然有六、七千人的规模,在雒中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这六、七千人说实话,其中半数以上是能战的精锐,另外一半也不算多差,至少也是合格的兵员。

只是这帮子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军纪极差,且都是兵油子。

正是因为这个缺陷,再加上杨奉和韩暹颇有些唯利是图的性格,使得刘封很是犹豫。对于刘封来说,杨奉和韩暹此刻与鸡肋很是相似,他们中的精华部分——徐晃所部,已经被刘封给吃掉了,剩下的这些让刘封很难取舍。

因此,他想要听听身边人的建议。

“主公,亮曾听闻孙子有云:故知军之纪,胜负在正。故令之以文,文之以武,是谓必取。”

诸葛亮开口劝谏道:“此众勇于私斗,怯于国战,得之必有所失,失之却无可惜。”

刘封缓缓点头,诸葛亮所言,正是他最为担心的地方。

这些兵油子打仗不行,窝里斗却是一把好手。

一旦让这些人进入自家军中体系,恐怕还会带坏其他士卒。

之前刘封想要遴选全军精锐,编为独立一、两个营头,其实本质和眼下的顾虑是一样的。

当一个勇士和十个兵油子呆在一起时,勇士要么就会被无异议的消耗掉,要么就会被兵油子给腐蚀,变成了新的兵油子。

可当一个勇士和其他十个勇士呆在一起时,在进攻时哪怕你竭尽全力的冲锋,只要你不是跑的最快的那一个,结果都会被其他勇士嘲讽。

如此一来,勇者愈勇,强者愈强,这才是精锐王牌的风范。

董昭随后也开口道:“主公,杨奉、韩暹久在雒中,这半年来他们和大将军之间关系也颇为微妙,尤其是韩暹,更是火热非常。此时若要带他们南下,恐怕未必能得他们支持。”

董昭说的有些隐晦,但大致意思刘封还是听明白了。

无非就是曹操这一年来,一直有下力气拉拢杨奉和韩暹。

之前双方关系恶劣,没起什么效果,可是这半年来,杨奉和韩暹的态度就软化了,尤其是韩暹,很可能已经和曹操勾搭上了。

如果刘封想要将他们拉回来,恐怕需要付出许多的代价,而这些代价,在董昭的眼里看来是极其不值得的。

随着诸葛亮和董昭的谏言之后,庞统也开口劝说刘封兵贵精不贵多。

刘封本来就已经很是犹豫了,听了他们的建言,当即决定放弃杨奉、韩暹。

次日下午,刘封来到了巩县。

杨奉、韩暹二人出城五里相迎,双方气氛十分和谐。

虽然刘封已经放弃了这二人,但表面功夫还是得做,而杨奉、韩暹恐怕也是如此考虑的。

“年许不见,征南风采更胜啊。”

杨奉的笑容不如韩暹的热烈,但却真挚的多。

刘封至今仍然每年给杨奉输送粮食三万石,雪盐二十石,霜一百斤,以及其他财帛物资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