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2页)
郭图敏锐的察觉到袁绍的不快,心中不由一喜,森冷的目光落在了沮授、田丰的身上,不等袁绍发作,他先一步挺起身体,义正辞严的驳斥道:“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如今,以袁公之神武、河朔之众精锐强悍,兵力更是五倍于曹,此时出兵讨伐曹操,实为易如反掌,缘何舍易求难三年时日,其中变数甚多,旁皆不论,仅以刘家父子而言,若不趁彼众陷足荆州而先破曹操,等到彼等抽身而出,又岂会坐视我等成事如今不灭曹操,以后的图谋就会更为困难了。”
袁绍如今还不曾裁撤人马,总兵力更是高达四十多万,接近五十万的样子。
历史上袁绍在此时裁撤了十余万人马,保持了三十多万的数量,然后又拣选其中精锐十万,并战马万匹,以泰山压顶之势渡河南下。
袁曹的官渡之战中的战绩也是十分有趣,遭遇战,破袭战等分兵作战,曹军凭借将领的指挥勇武优势,以及士卒的精锐善战,堪称大获全胜,未有一败。
可两军主力之间的大决战,袁绍连胜两场,以八万打三万,打的曹操毫无脾气,只能死守营垒不出。
最夸张的时候,袁绍以土山高楼搭配强弓劲弩,硬是打的曹军士卒在营垒中都需要带盾出行,哪怕就是去撒个尿,都得带上盾牌。
事实上最后曹操赢得官渡之战,也是依靠着偷袭乌巢这等破袭战,烧掉了袁军粮食之后,哪怕有了张郃、高览二人的河北降兵,曹操依旧闭营死守,硬生生拖到七日后袁绍大军粮草耗尽,彻底崩溃。
因此,沮授重视曹军战力,郭图轻视曹军战力,其实都是有各自依据理由的,倒并非全是个人杜撰。
“如今曹操有十余万众,我军不过四十余万,其中还有大批老病孱弱需要厘清斥退,如何有五攻之数更不说刘骠骑于徐、豫一线囤兵亦有十万之众,若是轻易过河,彼辈可轻而易举的攻击我军侧翼。”
蒋义渠开口声援起沮授、田丰,他是袁军河北派大将之一,虽然不如河北四庭柱那么有名,但也是颜、文、张、高四人之下的第一档大将了。
事实上蒋义渠允文允武,更有统领大军之能,论起真本事,他未必输给颜良文丑、张郃高览。
只是蒋义渠出身河北大族,又是沮授一手提拔发掘的,政治立场上与沮授走的极近,故而不为袁绍所喜。
曹操的兵力一直都是袁军重点的侦查对象,曹操在兖州时就有兵马十万,光是青州兵就占了六七万人,而且还有二十多万的后备兵,可以随时补充。
只是后来兖州之乱,狠狠的捅了曹操一刀,兵力也一度下降到了六万。
好在稳住兖州之后,又和刘备、刘封父子结盟,大大减轻了边防压力,随后在迎奉天子的行动中,更是自刘封处得到了不少好处,光是吃喝就等于白得了数十万石粮食。
对于曹操来说,缺少的从来不是兵员,而是粮食。
粮食一富裕,曹操的兵力就又开始恢复了。
等到拿下雒中,并开始自天下收取供奉开始,兵力就又恢复到了十万人左右。
这些是袁绍等人都知道的消息。
只是他们暂时不知的是,这次曹操成功攻占长安,斩杀李傕、郭汜,逼降张济、张绣叔侄,成功的收降了数万凉州兵马,兵力又剧增了数万,而且其中大部还都是打老了仗的老兵。
不过即便暂时还不晓得这些情况,蒋义渠的话也很有道理。
这会儿过河,可是真要陷入曹刘两面夹击之中的。尤其这还是河流的大平原,袁绍听了这话,也不禁犹豫了起来。
本来这时候,沮授会发表一番更为奇葩的建言,在这建言之中,居然鼓吹曹操是救乱诛暴的义兵,而竟然自称己方乃是恃众凭强的骄兵。更因此而得出义兵无敌,骄兵先灭的结论。
这样的建言,换了任何一个主公都会感到震怒吧
袁绍没砍了沮授,已经是看在人才难得,再加上沮授声名广播于河北的缘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