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交州现状(第2页)
“仲翔,子山,来何速也。”
刘封上前,一手一个,将看见自己就大礼下拜参见的虞翻和步骘给拉了起来。
“你我名为君臣,实为良友,我引二君为心腹,自当礼遇,二君何必如此拘礼。”
刘封笑着挽住两人,此时他的身材已经长到了一米七三左右,妥妥的七尺以上了,
即便矮了虞翻一头,却也和步骘差不多高了,因此,即便刘封挽着两人,也不用担心会有稚童之相了。
虞翻、步骘心中火热,尤其是前者,虽然在郡中闻名遐迩,才学能力皆是上层,可他却始终难以突破郡国门槛。
可投靠了刘封以来,不过年余时间,就已经被表奏为了赣郡太守,虽然是从豫章郡中分割而出,却也是实打实的两千石太守正职,成为了家族有史以来官位最高之人。
后世人是无法理解虞翻心中的狂喜,以及对刘封的感激之情的。
刘封这等于是帮助虞翻以及整个虞家鲤鱼跃了龙门,自此以后,虞家也算是成了两千石之家,后世子孙就有了成例,再想官居两千石可就容易的多了,更别说家门提升之后,能够联姻的对象也扩大到了两千石以上,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阶级跃迁。
步骘虽然不如虞翻,但在刘家体系中履历极为丰富,从县丞开始做起,又经历了两任县长,随后又参与了扬州江北两郡的抗旱水利工程,可谓功劳卓著。
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调来刘封身边,显然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果然,甫一见面,两人就得到了刘封的青眼礼遇,心头更是火热难耐,只欲为刘封效死力。
等到进了书房,分席坐下之后,刘封询问了虞翻、步骘的近况,并未立刻转入正题。
很快,许褚又带着几人一起进来。
这几人分别是桓阶、刘巴、刘蟠、区景、潘仁、蒋昕、蒋琬父子以及刘敏等人。
虞翻和步骘与对方不识,刘封当即一一介绍,同是刘封心腹爱将,即便是以刘巴这般清高自傲,此时也不禁放下了身段,场上气氛相当融洽。
等到众人的叙话告一段落,刘封这才将话题引入正题。
“诸君,我受天子、朝廷所拜,蒙大将军器重,委以扬、荆、交三州诸事。如今扬、荆二州已然平定,百姓安居乐业,唯有交州,大乱频出,政情混乱,士太守连番奏表,朝廷、天子、大将军和我都极为关切。”
割让了南阳郡后,刘封从曹操手中拿到了荆州的权柄,只要刘封奏表的荆州诸事,对方也不会给他设卡。
故此,刘封眼下可是名正言顺朝廷委任的三州之主。
荆州、扬州安定了,那剩下的交州自然也就变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虽然交州地远偏僻,但架不住他物产丰富啊,而且现在要人口也有人口,粮食产出更是高的吓人,有了海路控制权的刘封也不担心运不出来,自然是越早整理越好了。
只是谈到交州,就不能不提到士家,提到士家,就不能不提到士燮。
士燮是交州苍梧郡郡府广信人,士家在当地也是名门望族,而士燮这样的名门子弟,自然从小就有了不小的名气。
只是士燮的名气仅仅局限于交州,真正改变士燮命运的,是他在年轻时候毅然离开故乡,前往洛阳求学。
在洛阳求学的岁月里,他凭借士家的门第,个人的才华和努力,以及他那个在汉桓帝时期当上日南太守的老爹士赐的名头,得以拜在汉室宗亲,颍川颍阴刘家的刘陶门下。
这个刘陶可不是简单的人物,他是正宗的汉室宗亲,济北贞王刘勃之后,他本人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经学家,他的发小是荀彧的爷爷、朋友是钟繇的老爹,同僚是陈群的爷爷。
灵帝时期,还曾入朝为官,历任侍御史、尚书令、京兆尹、谏议大夫等显宦要职。
士燮正是得到了刘陶的青睐,得以出任交趾太守。
原本,按照汉代家法,太守是不能长期担任的,可偏偏士燮赶上了好时候,他上任后不久,仅仅只是两年之后,董卓就进了洛阳,天下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