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惊闻噩耗(第3页)
“明公,当务之急,唯有拖住刘封。”
邓先第一个起身,神色焦急,冲着刘表拱了拱手,言辞恳切地说道,“可急令黄承德、蔡德珪从后袭扰,哪怕是与扬州水军决战,也要将刘封的主力吸引回去。”
这会儿整个襄阳还不知道州陵之战的惨烈结果,更不知道黄祖、蔡瑁的下场其实并不比张允好到哪里去。
邓先等人还满心以为,黄祖、蔡瑁的水军重兵仍在荆州上游与刘封的扬州水军对峙,浑然不知局势已糜烂至此。
刘阖等人也纷纷出言,赞成邓先的想法,一时间,堂上众人议论纷纷,都在为如何应对眼前的危机出谋划策。
刘表缓缓点头,可脸上却依旧阴霾密布,显然对邓先等人的意见并不十分满意。他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似乎在期待着有人能给出更好的计策。
片刻后,刘表的目光落在了韩嵩身上。他略一沉吟,主动开口询问道:“德高为何不发一言君德才兼备,多有智略,今日为何无一策献上”
韩嵩闻言,不慌不忙,缓缓起身,冲着刘表恭恭敬敬地拱了拱手,说道:“非是嵩不愿献策,实是计不如人。若是贸然进言,反而会受府君责备。”
“哦”刘表眼中闪过一丝不满,压下心头的怒意追问道,“君有何计不可言说请德高放胆直言,不必拘束,不论用或不用,我绝不会责怪德高。”
韩嵩听得刘表如此保证,这才缓缓开口道:“先前诸君所言,极有道理。我襄阳城高池深,军械、粮草无一不足,皆可供应数年之用。如今一时所缺者,可战之卒也。”
刘表眼中闪过一丝认可,显然对韩嵩这番话很是赞同。不光是刘表,邓先、刘阖、傅巽等人也纷纷点头支持,对韩嵩的分析表示认可。
韩嵩继续有条不紊地说道:“明公单骑入荆州以来,荆州壮士多为明公所用,故有我荆北十余万精锐之众。只是连番南下,精锐尽出,襄阳才会如此空虚,如今已到了危急存亡之时。”
刘表忍不住接茬道:“那德高有何妙计,可解我一时困顿”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仿佛韩嵩就是他此刻的救命稻草。
“请援!”韩嵩当即吐出两个字,声音虽不大,却如洪钟般在堂上回响。
刘表脸色微变,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韩嵩,似乎想要从他的眼神中探寻出更多的深意。
后者则是浑不在意,径自开口说了下去:“如今我荆北勇士虽多,却已抽调一空。既然内无可用之兵,明公何不引来外援此乃当下破局之关键。”
刘表追问道:“外援安在”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仿佛在黑暗中寻找着那一丝光明。
韩嵩斩钉截铁地吐出两个字:“关中!”
“关中!”刘表面色大变,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说来好笑,关中距离襄阳是要比江陵、西陵距离襄阳更远上许多的。可关中的消息,却要远比南面的消息要来的迅速和充实。这其中最大的差别,无非就是刘封注重封锁消息,截杀对面的信使传骑,使得荆州对南面的战事几乎一无所知。
刘表很清楚如今关中已经为曹操所占据,要不是还有张济叔侄在商县一线阻隔,自己要面对的压力其实会更大许多。
刘表皱着眉头确认道:“你是说,寻张济借兵”他的心中有些犹豫,毕竟张济的身份和立场都有些微妙。
韩嵩心中暗自叹息一声,其实他更想要劝说刘表直接投降朝廷。只要刘表上表称臣,然后入朝为官,第一个好处就是让刘封失去了奉诏讨贼的名分。第二个好处是还能解冻安置在南阳郡中防御张济的近万人马,这可都是各大家族豪强的部曲,战力比新兵可强多了。
最后一个好处则是挑动曹操和刘封的对立,想必执掌中枢的曹操应该也不愿意看到刘封继续扩大势力,侵占荆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