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达成共识(第2页)
想到这里,蔡瑁终于下定决心,点头应允道:“既然德高也为张济做保了,那我还有什么可说的。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若是张济等人真敢在我荆州境内做出什么恶事,我定要他血债血偿!”
韩嵩听闻此言,脸色瞬间一黑。
他本只是想给郗虑和曹操解围,留一份人情,没想到蔡瑁竟如此阴险,反手就把自己和张济紧紧捆在了一起。
按照蔡瑁的说法,自己既然为张济作保,一旦张济、张绣这支军队有任何不轨之举,第一个受到牵连的便是自己。反倒是蔡瑁,一副大度宽容的好人模样,更要命的是,南阳乃是自己的家乡,真到了那时候,自己可就成了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境地。
韩嵩心中暗自恼怒,却并未立刻反击。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不满,点了点头,顺着蔡瑁的话对郗虑提醒道:“蔡将军所言甚是,还请天使务必叮嘱镇东,让他约束好部曲,整肃军纪,莫要在荆州地面上惹出乱子。”
郗虑见事情有了转机,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他满心欢喜,完成了这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心情自然大好。听到韩嵩的话后,立刻爽快应道:“德高放心,此事我定会修书一封,呈递给大将军,恳请他严厉约束张济所部,确保万无一失。”
共识既已达成,后续的事情进展得极为迅速。
当天下午,蔡瑁便代替刘表,取出印信,下令放开筑阳城,允许张济率军入驻。
筑阳城规模不大,容纳不下两万人马。
于是,张济率领本部亲兵以及亲卫营入城驻扎,而张绣则带着主力部队在城外扎营,与城池形成牛角之势,彼此遥相呼应,攻守兼备。
与此同时,襄阳方面也迅速行动起来。
自襄阳调拨了船队,满载着军械、粮草等各种物资,浩浩荡荡地驶向筑阳。
如今襄阳城中物资储备极为充沛,唯一短缺的便是兵员。所以在军械的供应上,襄阳众人出手相当大方,这其中也存着安抚讨好张济的心思,期望张济能够切实约束好部众,不要为害筑阳地方。也希望对方能在接下来的战事里全力以赴,多为荆州出些力气。
除此之外,蔡瑁又签署了一份公文,允许曹军入主宛县和穰城。
这两座城池,皆位于南阳郡,是极为重要的交通重镇。宛县自不必多说,在大半个东汉时期,它都是南阳郡的郡治所在地,其繁华程度,足以与洛阳相媲美,堪称天下第一县。
而穰城同样不容小觑,它坐落于湍水之上,四周皆是广袤的平原,土地肥沃得流油,四条河流环绕包夹,堪称膏腴之地。只是可惜,这里也是原时空中张济被流矢射中,最终伤重不治的丧命之处。如今筑阳这一路已经有张济的两万人马,曹军若是从武关而出,再走这条路就不太合适了。
届时,选择穰城、宛城一线,无疑是最佳的行军路线。
从这里顺着河流南下,正好可以抵达新野,距离襄阳不过一百多里的水路。而且,这条路线正好位于襄阳的右侧,与张济所部遥相呼应,一旦战事爆发,便能相互支援,形成强大的军事合力。
襄阳城内所发生的种种事端,此刻尚如迷雾一般,并未被刘封知晓。然而,这丝毫不影响刘封心中那股熊熊燃烧的恼怒之意。
原因无他,只因郗虑已然离开了襄阳,正朝着鄀国城快马加鞭地赶来。
郗虑在襄阳之时,已然圆满完成了他最为重要的任务。他的下一个目的地,便是刘封所在的鄀国城。他此次出访刘封,怀揣着曹操交付的另外一个任务,那便是劝说刘封接受全线停火的要求。
在出发之前,曹操就与郗虑通过书信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交谈,在信中,曹操向郗虑透露了许多此前他从未知晓的隐秘之事。
起初,郗虑认为曹操想要劝说刘封停火的要求,简直如同白日做梦一般。毕竟,在这样的局势之下,谁又肯轻易罢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