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网文老大爷

第496章 委任许攸(第2页)

“本初有所不知。”

许攸得意洋洋道:“眭固屈膝刘子升,乃是昔年刘子升兵发河内,迎奉天子时兵势甚强,以力屈之。可如今两方遥距千里,又谈何忠心以攸观之,不过貌合神离罢了。刘子升欲用眭固知晓河北情况,而眭固则乐得躲在对方旗下,以此来对抗孟德。就算是张稚叔,恐怕也是乐见其成。”

袁绍恍然大悟,仔细琢磨了一番,深感有理。就是沮授、田丰、郭图等人,细思之下,也都觉得许攸这番分析很是合理,直指人心。

“本初,只需眭固倒向我等,稚叔仓促之下,祸起肘腋,定然无力顽抗,河内必不攻自破。”

许攸笑容满面,显然也是极为满意自己的谋略:“届时主公大兵压境,再以旧日情分说降稚叔,其若是卷旗来降也就罢了,若是还敢对抗主公天威,势必叫他授首当场。

袁绍沉吟片刻,觉得许攸此计的确不俗,且又没有什么后患,心中已经下了决断。

只是他并没有立刻拍板,而是对着田丰、沮授、荀谌、郭图四人询问道:“元皓、子辅、友若、公则,汝等以为子远此计如何”

虽然袁绍麾下河北派和河南派已经势如水火,党争激烈到了对人不对事的地步。

但沮授、田丰、荀谌、郭图等人都是顶层,还是需要装点门面,再说袁绍也不是傻子,若是当真好计,你偏要去反对,又拿不出更好的办法,这无疑会在袁绍处丢大分的。

还有一点,许攸这计策虽然是河南人出的,可实际上其本质却是合了河北人的心意。

河南人要的是大军过河,同曹决战。

河北人要的是休养生息,与民休息。

沮授刚刚还提出了退一步的战略,那就是先取河内。

许攸这计,其实恰恰符合的是河北人的利益。

若是这计策不行,那田丰说不定还会秉直而斥,可这计策明明又颇具可行性,就算失败了也没有任何损失,这种情况下,田丰、沮授疯了才会去反对。

而河南派这边也不会反对,虽然没能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但把河内的功劳从河北派手中强夺过来,本身就是河南派的目的,要不然刚才郭图也不会主动请缨了。更重要的是,河南派的核心思想就是顺着袁绍。

当初袁绍不愿接纳天子,郭图这个首提迎奉天子的人愣是能够一百八十度大拐弯,变成了坚决反对迎奉天子的旗帜,就已经是极好的证明了。

如今不论是荀谌,还是郭图,都是人精中的人精,自然已经看出袁绍本人的倾向性了。

因此,荀谌,郭图两人自然也不会反对许攸之计。

眼见自己的心腹重臣们居然罕见的同气连声,都表态支持许攸之计,袁绍心中很是高兴,当即拍板,沉声吩咐道:“子远,既是如此,此事就由汝全权操办,可自幕府之中支取钱粮,千金之下,不必报我,可自取之。”

袁绍终究并非庸主,其能力、魄力还是远超同时代其他军阀们的,竟将全权授予许攸。

许攸闻言,登时大喜过望,赶忙避席拜谢。

袁绍神情温和,细语谆谆,欲使许攸效死力。

随后,也吩咐沮授按他的要求行事,开始拣选精锐,裁撤老幼。

其中,先编练大司马幕府军十万人,配以铁甲万领,战马万匹。

随后,又下令编冀州、青州、幽州、并州、预备五军,每军各五万人。

总兵力暂编三十五万,将裁撤老幼转去地方屯田。

对此,不论是河北派还是河南派都没有什么异议,自会遵令而行。

一时之间,君臣皆欢。

袁绍处定下了方略,曹操此时也在召集身边亲信重臣商议应对。

如今的曹操可谓三强之中最弱的一方,兵力不过十余万,其中还有大量的仆从军,譬如一万多人的张杨军,两万张济军,三千余董承军,六千余杨奉军。

一旦同袁绍、刘备、刘封父子开战,这些兵力到底站在谁一边,恐怕还得打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