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网文老大爷

第499章 临湘夜宴

第499章 临湘夜宴

 

刘封故意沉吟了片刻后,继续说道:“张公,令郎张怿,声名闻于郡中,长沙诸贤皆于我有举荐。虽与我初见,却已闻名遐迩。更兼贤兄不过年长我几岁,却是如此孝顺,我大汉以忠孝立国,贤兄当为孝廉也。”

 

张羡一听,表情顿时为之一顿,就连瞳孔都放大了些许。

 

这并非是张羡没有城府,实在是幸福来的太快了。

 

别看张羡家族在南阳郡是名门,自己也是名士,更屡任荆南各郡两千石太守,可谓是名显功高。可他还真就没法给自己儿子弄来一个孝廉名额。

 

张怿是南阳人,荆州牧、南阳太守这两个爵位可一直是在刘表手里,从来不曾漏出来过。

 

张羡和刘表势同水火,双方彼此之间一直看不惯对方。

 

要不是刘表对荆南压榨太狠,给了张羡收拢人心的机会,张羡搞不好早像刘巴他老爹刘祥那样,被刘表利用士族豪强给做掉了。

 

东汉末年虽然官场已经彻底腐烂了,官官相护,结党营私。但有一点是甩我大晋国几条街的。

 

那就是我大汉依旧是讲法治的,哪怕给士族门阀脱罪,那也是把黑的说成白的,可不像我大晋国那样血脉无敌,连是非黑白都不顾了。

 

张羡哪怕当上了九卿,有了全国举孝廉的资格,但他一样不敢举荐自己儿子。他但凡敢举荐张怿为孝廉,那他的名声瞬间就臭大街了。

 

张羡本人深耕荆南数十载,虽然在荆南人脉强的令人发指,登高一呼,四郡景从。

 

可问题是,一个人的精力和资源是有限的,他把时间和精力都在了荆南,于外州即便是有关系,几十年不联系,也早就淡了。

 

因此,自从为桓阶、刘巴等人劝说,决定投降刘封之后,张羡最在意的就是自家儿子张怿的出路,至于他自己,重病在身,都不知道能支撑多久了,也就不重要了。

 

“此言当真”

 

张羡有些不敢置信的确认道。

 

刘封当即给了对方一个保证:“区区一个南阳孝廉,算得上什么大事。贤兄孝行,尽入我眼中,还能作假不成况家父乃是骠骑大将军,封不才,为朝廷所拜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皆有举荐之权。若是张公还不放心,我可修书一封于大将军,请他委托朝中新定的南阳太守举荐亦可。”

 

“哦,还有一事,张公或许不知。”

 

刘封想起了陈纪的事情,补充道:“颍川陈公,已为家父上奏表举为荆州刺史,不日即可抵达襄阳理政,贤兄的孝廉,年内必定成文。”

 

听着刘封式炫富般的秀了四种举荐方式,直把张羡都给听呆了。自己愁眉不展,忧郁积病的事情,到了对方手里,居然变得如此简单了。

 

当然了,张羡也并非是个蠢人,他也从对方的话语里听出了双方实力的差距。

 

刘封如此式炫耀,归根到底还是要安张羡的心。

 

你要的东西,我轻而易举的就能给你,而你即便铁了心的跟我斗,也拿不到更多的好处了。

 

何去何从,悉听君便。

 

张羡沉默片刻,心中做出了最终的决断,当即颤巍巍的在榻上翻了个身,朝着刘封礼拜道:“羡自零陵太守起,于荆南四郡历任太守,迄今已二十三载。荆南也算是薄有人望,若是左将军不弃,羡愿为左将军安定荆南倾尽所有,只希望能报答左将军之恩情于万一。”

 

刘封登时大喜,做了这么多,可不就是为了让张羡给自己站台吗

 

张羡在荆南有多大能量,刘封还能不清楚

 

有张羡为自己做背书,哪怕刘封立刻在荆南搞度田,造反的士族豪强数量最少能立减三分之一。

 

张羡的能量就是如此夸张。

 

荆南士族中的翘楚,几乎全是他的门生故吏。

 

刘巴、蒋琬、潘濬都是零陵人,是张羡的故民,桓阶是张羡表举的主簿,刘蟠是张羡表举的功曹,这些人本身在荆南各郡中就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张羡的能量正是通过许多个这些人而辐射至整个荆南。

 

“张公何出此言,惟愿张公身体安康,能为国家,为朝廷,为乡梓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