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网文老大爷

第505章 子修三求

第505章 子修三求

 

“战事爆发三个月内,至少还有两个军团四至六万人的增援。不过这些部队暂时还散布在豫州、徐州诸多防区之内,需要时间集结,补充军械粮草。”

 

刘封继续说道:“至于徐州方向,会有不少于三万人的部队对青州发起牵制性攻击,以分大司马之势。如此,我家也算是尽到盟友之责了吧”

 

曹昂悄悄松了口气,刘封这番回复,已经足够他回去交差的了。

 

不过父亲曹操的吩咐,却是希望能够得到刘家更多、更广的支援,并不受限于更多的兵力,粮草、布匹、财帛、军械、木材等等各类物资,也是曹军如今十分急切的需求。

 

“左将军高义,对朝廷,对天子之忠心,家父铭感于心。”

 

曹昂斟酌着词汇道:“只是河内乃兵家重地,朝廷兵力却需要沿着黄河千里布防,实无力再投入重兵增援,仅以目前的兵力,不过张杨所部两万人以及朝廷万余部众,若无援军,恐难久支。”

 

刘封皱起眉头,用略带疑惑的眼神望向曹昂。

 

后者则硬着头皮开口道:“家父恳请左将军看在两家盟友的份上,能够支援一批粮草军械。若是能够再支援一部分精兵于河内战场,那就再好不过了。”

 

刘封这才恍然,旋即就想要摇头拒绝。

 

支援一些钱粮倒是没有太大的问题,如今的刘封可算财大气粗,即便不算刘备的家底,也足以凭借一己之力,支撑起曹军所需了。

 

只是增援兵马那可就风险太大了。

 

以河内张杨两万人为例,其中真正能算得上精锐战兵的,恐怕能有四分之一就不错了,是绝无可能都是战兵的。

 

即便东汉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战兵,辅兵的分野,但一样是有精锐部曲这样相当于战兵的组织的。

 

就以吕布的陷阵营,并州突骑,其规模都不大,陷阵营就只有七八百人,突骑规模最大时一千多,近两千骑,规模小时也只有一千二三人。

 

这些都是精锐战兵,是不可能去挖战壕,堆土台的。

 

事实上除开刘封以外,包括刘备在内,天下军阀目前搞的都是这样一套军事体系。区分仅仅是战兵的比例问题。

 

一般来说,实力越强,势力越大,兵力越广的大军阀,战兵比例反而会越高。越小的军阀,战兵比例反而会越低。

 

吕布所部其实也不例外,之所以他会看起来像是“例外”,原因是他的主力其实丢在长安城内了,能跟着他突围的,其实就是精锐战兵。

 

张杨毕竟只是河内一郡的地头蛇,麾下更有杨丑、眭固两大形同藩镇的派系,战兵比例必然要远低于大军阀,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曹军增援那万人,战兵比例或许会更高,视该部在曹操麾下的精锐程度,战兵比例可能从二三成到五成不等。

 

这么一算的话,别看河内如今有三万大军,实际上真正能够野战的,还是那不到万人的精锐,事实上野战的胜负,也往往决定在这万人之上,其余的兵马用来守城还是比较合格的,但若是用来野战,那就完全得看指挥官的水平了。

 

可来攻打的袁绍军,那战兵比例妥妥的得在四成以上,如果精锐部曲够多,给你来个五成、六成都不意外。

 

曹操有心死守河内,但把精锐部曲投入到这等绞肉机战事之中,无疑是最血亏的事情。

 

精锐最能发挥作用的,其实还是野战,就像日后关羽、张辽于白马,于禁于延津,徐晃史涣攻伐河内,乐进破乌巢。这些都是顶级精锐战兵,这些部曲之中,全甲都是基本配置,精锐程度纯粹得看铁甲的披甲率了。

 

这也是为什么拥兵几十万军队的大国,损失了最精锐的数万战兵之后,就会在短时间内一蹶不振的根本原因。

 

这样的军队拿去守城,打绞肉战,是极其吃亏的,对于曹操这样的名将来说,不是战略性的需要是绝无可能的。

 

可关键是河内也重要啊。

 

既然自己舍不得,那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找别人去帮忙了。

 

张杨他们虽然好利用,但却有利有弊,一来未必靠的住,二来未必挡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