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网文老大爷

第471章 郗虑使济(第2页)

“文则所言甚是!”

曹操大声称赞,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心中满是满足之感。他对严象的回答很是满意,觉得严象果然不负他的期望,给出的建议既符合当前局势,又极具远见卓识,最重要的是,严象这番话的出发点,是站在了他曹操的立场上,这无疑让曹操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了大半,倍感满意。

曹操的谋主戏志才,虽在一旁始终微笑不语,静静地观察着众人的反应,但他却是最为清楚曹操心中所想的人。

其实,从曹操把曹仁、曹洪、乐进等人召集过来时,戏志才就凭借着对曹操的深刻了解,敏锐地察觉到曹操必然会接受刘表的归顺。

如今刘封气势正盛,在荆州地区的势力不断扩张。若曹操要接纳刘表的归顺,就必须做好随时动兵的准备。毕竟,这可是从刘封嘴边虎口夺食的举动,刘子升(刘封)有多善谋难缠、能征惯战,曹操可是深有体会。

即便曹操内心再不想与扬州军正面交锋,也不得不做好驰援刘表的打算。

盖因为刘封未必会因为朝廷的一道诏令,就停下他扩张的脚步。

万一真到了双方动手的时候,麾下诸将却因畏惧刘封而不敢上前,那曹操可就会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不仅会失去刘表和荆州士人的信任,让刘表对他的诚意产生怀疑,还会让天下人耻笑,使自己的威望和声誉受到严重的损害。

再退一步讲,即便刘封真的看在两家关系融洽的份上,选择退让一步,曹操同样也很可能要动用军事力量。

戏志才深知,在曹操心里,刘表是否真心归附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无论刘表是否真心,曹操都会利用朝廷的大义名分,让刘表别无选择,最终只剩真心归附这一条路可走。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某些时候很可能就需要动用军事手段,以武力来迫使刘表就范。

曹操向来善于权谋之术,在军事上更是果敢决断,善于用兵。为了实现自己的霸业,统一天下,他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壮大自己实力、扩大自己影响力的机会,哪怕前方充满了挑战和危险,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勇往直前。

戏志才正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却突然看见曹操的目光向他转了过来。他心领神会,立刻露出一个赞同的眼神,悄悄地向曹操点了点头。

曹操和戏志才相处多年,彼此之间极为投契,默契十足。曹操立刻就明白了自己谋主的意思,当即坚定了心中的决断。“好!”

曹操长身而起,身姿挺拔,慷慨昂扬道:“诸君之意,操已尽知!既然刘表真心归附,朝廷自然不能拒之门外,否则天下人将如何看待我们我们又有何颜面面对天子和天下苍生”曹操这话一出,众人齐声应诺,声音整齐而洪亮,充满了对曹操的忠诚和追随之意。

这时候,戏志才才缓缓开了口:“主公既然已经决定接纳刘表,那有一处不可不速速遣使而去。”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精芒,仿佛已经猜到了戏志才要说的地方,问道:“志才说的可是张济处”

“正是!”

戏志才只觉和曹操心意相通,一股君臣相得之感油然而生。

他接着说道:“张济如今占着商城,此地乃是关中和南阳之间的战略要地,他的存在阻我关中大军南下南阳之通道。况且其人虽然也是西凉武夫出身,但与段煨相似,平日里作恶较少,且野心不大,对主公的威胁相对较小。如今刘表请降,正是趁势收降其部的上好良机。若能成功收降张济,不仅可以消除我们南下的阻碍,还能壮大我们的实力,增强我们在南阳地区的掌控力。”

曹操听罢,缓缓点头,对戏志才的分析表示认可:“志才所言,甚合我心。只是以你之见,这使者的人选以谁最为合适”

戏志才稍加思索后,答道:“满伯宁(满宠),郗鸿豫(郗虑)皆可也。满伯宁为人沉稳,智谋过人,处理事情向来稳妥;郗鸿豫则博学多才,辨才鸿达,出身名门,又是大儒郑公的入室弟子,在士林之中颇有声望。以此二人出使,必不辱主公之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