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蔡郗会见(第2页)
蔡夫人这才转惊为喜,夸赞道:“我弟真乃荆州俊杰也。”
次日,在多方的殷切等待之中,蔡瑁终于现身,并代表刘表接见了郗虑。
郗虑,作为堂堂正正的朝廷天使,身负着重要使命,同时也是荆州方面翘首以盼的求援对象。然而,他并未因自身的特殊身份而显露出丝毫的倨傲。相反,在踏入会面厅堂的那一刻起,他就表现出了低调和谦逊,尤其是在面对蔡瑁这位荆州的关键人物时,更是礼数周全。
可惜,蔡瑁并不知晓在原本的时空中,郗虑为曹操酷吏时手段是何等的狠辣凶残。若他有所了解,恐怕此刻早已满心警惕,怀疑对方此番前来暗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郗虑率先行动,他微微向前弯腰,动作幅度恰到好处,既展现出了对蔡瑁应有的尊崇,又不失自己作为朝廷使者的身份与气度。随后,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温和:“虑在南下之前,有幸收到曹公的亲笔书信。信中,曹公多次提及与蔡公之间往昔的深厚友情,言语之中,满是对那段岁月的怀念与眷恋,对蔡公更是念念不忘,赞不绝口。只可惜,如今天下动荡不安,局势纷乱,使得曹公一直未能再有机会与蔡公把酒言欢,彻夜长谈。如今,下臣奉命出访荆州,曹公得知后,特意修书一封,千叮万嘱,让下臣务必代他向蔡公问好。”
说罢郗虑同时送上一封曹操亲笔所书的书信。
蔡瑁打开书信,看出是曹操的字迹后,心情变得更加不错起来。曹操在书信中并没有记述什么秘事,只是循规蹈矩的问候了蔡瑁,并提起了几件有趣的往昔故事,引起了蔡瑁的共鸣。
只是在书信最后,曹操却是劝说了一句,希望蔡瑁能站在归顺朝廷的一边,并且暗示自己绝对不会亏待对方。
蔡瑁看罢书信,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喜悦。
想不到曹操如今身居高位,名震天下,却依旧对过去的情谊如此看重。想起曹操现在的地位和名望,竟然还对自己这般重视,这怎能不让他感到一丝得意,甚至有些沾沾自喜。
而堂下的韩嵩等人,在听到郗虑这番话后,脸上的神色瞬间微微一变。显然,他们都未曾料到曹操与蔡瑁之间竟有着这样深厚的旧日交情,更没想到曹操会对这份友情如此珍视。
蔡瑁心中虽然乐开了,但表面上却依旧要做出一副谦逊有礼的样子。他微微低下头,语气略带推辞地说道:“承蒙曹公厚爱,瑁实在是愧不敢当。”
接下来,郗虑与蔡瑁两人你来我往,相互客气了好几轮。每一次的回应,都尽显官场的客套与圆滑。随着这番你来我往的寒暄,原本略显拘谨的厅堂气氛也逐渐变得松弛、融洽起来。
韩嵩几人见状,彼此以眼神交流,无需过多言语,他们的脑海中都在飞速地思索着,面对这新出现的情况,究竟该如何调整对蔡瑁的态度和应对策略。
一番客气之后,郗虑知道时机已到,便不动声色地将话题引入了正轨:“敢问蔡公,如今襄南的局势究竟如何”
蔡瑁听到这个问题,脸色瞬间微微一变,刚刚还挂在脸上的笑容也随之骤然收起。他迟疑了片刻,神情中透露出一丝尴尬,缓缓说道:“扬州军的兵锋甚为锐利,如今已经推进至襄南百里之处。不过,我襄阳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眼下已经成功地将他们阻挡在了夷水一线。”
夷水,作为汉水的重要支流之一,其发源地颇为独特,竟是来自荆山之中,而且源头有两处。这两条源头在距离宜城上游五十里的地方汇聚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夷水。之后,夷水一路奔腾,流经宜城,最终在鄀国下游汇入汉水。
如今,鄀国已经被刘封攻占,整个战线就分布在宜城、钟祥、邔国、上洪、汉南一线。在这些地方中,除了钟祥位于鄀国下游,其他城市均在鄀国上游。这也正是蔡瑁会说目前战线僵持在夷水一线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