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网文老大爷

第513章 检阅诸军(第3页)

因此,蒯祺如今依旧跟在蒯越身边,为其帐中文书。

“元吉,不可轻忽。”

蒯祺,字元吉。

蒯越也好,蒯良也好,都视这个侄子为接班之人,下一代中,唯有蒯祺的才能可堪此重任。

因为战乱的关系,蒯良的儿子可能年纪尚小,又或者根本没有出生,而蒯越则还没有儿子。

史料中记载,蒯越在死之前,曾经托孤给曹操,可见其就算有儿子,大概率也是未成年,甚至是年纪很小。而日后蒯越的子嗣在史料中再无记录,而与之对应的是,和曹操关系不如蒯越良好,地位也没蒯越高,死的更早的蒯良,反而儿子当到了南阳太守的官位,而且迎娶的还是王肃的女儿,和司马昭是连襟。

从这点来看,蒯越的儿子很可能根本就没长大成人,在托孤后就夭折了。

因此,在眼下这个时间节点,蒯良、蒯越两人都已经年过四十,可膝下却大概率没有子嗣,蒯祺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了,已经成年的他是当之无愧的新生代掌门人。

即便日后蒯良、蒯越生出来了儿子,年老的他们在不知道自己寿命的情况下,也需要蒯祺这个青壮年来为他们的子嗣遮风挡雨,搭桥铺路。

由此可见,蒯良、蒯越将蒯祺视为下一代掌门人,是非常具有远见的,心胸也极为开阔,毕竟蒯祺并非这两人的亲生儿子。

就此更可以看出刘封的担心和应变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蒯越面色肃穆,朗声叮嘱道:“如今交北各郡之所以如此顺服,一来乃是左将军有皇命在身,总督交州诸事;二来也是因为荆南诸多贤达出力甚多,居功至伟;三来自然是交北诸郡贤达顺应天命,我等不过因人成事罢了。”

蒯祺赶忙收起脸上的喜色,应命道:“我明白了,叔父。”

“好,明白就好。”

蒯越看见蒯祺语出真心,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突然,外面匆匆走入一幕僚,手中捧着一份文书,看见蒯越后,赶忙下拜道:“启禀将军,扬州传书。”

“拿给我看。”

蒯越当即一伸手,蒯祺则主动上前接过文书,转入其手中。

打开文书后,蒯越匆匆扫视了几眼,脸上浮起一丝喜意。

蒯祺从旁小声询问:“叔父,可是发生了什么好事”

蒯祺嘴角勾起,点点头:“交州大事已定也!”

蒯祺愣了一下,心想刚才自己说这话,还被叔父批了一顿,怎么现在蒯越自己倒是说起这些来了。

像是看出了蒯祺心中所想,蒯越却是将文书拿给对方:“你且看看。”

蒯祺跟在蒯越身边,名为文书,实为历练,当即就接过文书看了起来。

原来这文书乃是扬州传信,士家入左将军幕府朝贡。

文书中详细记录了士族子弟1等三人入扬朝贡,并代表士燮以及其兄弟四人,向刘封请封。

之所以是朝贡请封,其实也就是换个说法的乞降,毕竟士燮只是因为道路偏远而割据一方,别说起兵造反了,就连违逆朝廷都没有过,自然算不得逆贼。

既然不是逆贼,那么现在刘封统管交州诸事,士燮作为朝廷重臣,自然是要过来迎谒的。

但不论表面上什么称呼,实质上就是士家服软了,愿意归顺。

连士家都归顺了,那这交州诸事,还真就是大事已成了。

“恭喜叔父,贺喜叔父!”

蒯祺当即反应过来,转身冲着蒯越屈身下拜,连连恭喜。

“元吉,不可如此。”

蒯越摆了摆手,示意对方起来:“此非我之功也,实乃是左将军威名赫赫,故此才有士威彦远来恭顺。不过如今省去了一番刀兵,当真是功大莫焉。士威彦必得左将军青眼,日后相见,更需谨慎,不得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