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父子议姻(第2页)
可实际上,刘备却并非是想要考验刘封,而是真的想要听听刘封的意见。
刘备本人和关羽、张飞情同手足,又因为没有族人支持,这无疑使得关羽、张飞二人的地位等同于宗族力量。
刘封眼下继承人的地位已经是牢不可破,甚至都自成一体了。
刘备虽然并没有因此而忌惮刘封,但却在荀攸、郭嘉等人的提醒下,注意起了刘封与关羽、张飞之间的关系。
关羽为关平求娶的可是刘封的嫡亲妹妹,田氏所生的嫡长女,与刘封一母同胞。
若是以往,刘备自然直接就下决断了,可在荀攸等人的建言下,刘备情不自禁的担心起刘封会有自己的想法来。
这说起来不可思议,其实却是完全能够理解的事情,其根源就是刘家集团如今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两元体制。
刘备固然需要女儿来进行联姻,难道另外一元刘封就不需要了吗
别说刘封还未有完婚,即便完婚了,也立刻就生出女儿了,想要联姻,最少也得十年以上,而以刘封未来人的认知,那更是得二十年以上了。
那么最有利于刘封联姻的也就只剩下他的妹妹了,其中又以嫡长女,如今也已年满十四的长妹刘琬最为适合了。
刘备倒真不是怕刘封会反对,他怕的恰恰是刘封有意见却不说,日后埋怨上了关羽、关平,那才是最糟糕的局面。
在询问了荀攸、郭嘉之后,两人都建议刘备开诚布公的直接询问刘封。
这才有了今天的问话。
刘封心中虽然松了口气,但嘴上却是恭敬回答道:“大妹婚姻,理应由父母做主,若是祖母、母亲没有意见,父亲自可乾纲独断。”
刘备预料到刘封会如此说,心平气和的解释道:“你祖母、母亲两处,为父自然会去询问,不过现在为父是想要听听你的看法。”
刘备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刘封自然不会不识好歹,要再是推脱,反而徒惹刘备怀疑。
“父亲,若说想法,孩儿倒确实是有点看法。”刘封也不推辞了,直接说出了心底里的看法:“先前孩儿曾同父亲提起过孔明,孩儿对其很是看重,却有想要建言父亲将大妹许配于他的想法。”
这并非是刘封推诿之言,之前其实他就有和刘备沟通过,但事情并没有定下,更没有敲定具体的联姻人选。
刘封也是大意了,他印象里关平从来就没娶过刘家女,关平的妻子在正史上并没有留下姓氏,刘封倒是在野史中看过关平妻子乃是黄氏女的传闻,倒是和诸葛亮成了连襟。
后来黄氏女病死,关平续娶了赵云之女为妻。
荆州沦陷时,正是赵云之女赵氏抱着独子关樾逃脱,并隐姓埋名,这一支也成了关羽唯一传下来的血脉。
但这种说法问题相当大,赵云之女在主公刘备,父亲赵云,小叔关兴俱在益州的情况下,不返回益州投奔,反而在荆州隐姓埋名,这怎么都说不过去。只能说这有可能是民间朴素的愿望,不希望关二叔绝后,才故意编出了这么个故事。
正是对这段典故很是了解,刘封才会麻痹大意,他完全没想到关羽居然会为关平求娶自己的妹妹。
刘封可以笃定,刘备必定对关羽所请很是心动,要不是突然考虑到了自己的看法,自己这次回来估计都能喝上关平和大妹的喜酒了。
“嘶……这……”
刘备此时也猛然想起来之前刘封提到的联姻了,刘封有多重视诸葛亮,刘备自然也很清楚,怕不在关羽、张飞之于自己之下。
此时,刘备不由暗自庆幸,幸好有了荀攸、郭嘉等人的进言,说不定他们正是想到了这件事,才会旁敲侧击的让自己来询问刘封的意见。
刘备站起身来,在卧房内缓缓踱步,显然是被这事给难住了。
刘封站在原地,心思电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想起前世和同好者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一个想法认同的人比较多,那就是刘备之所以没和关羽、张飞结缘,不仅仅是因为成年女儿没了,同时也是因为两人的宗室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