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网文老大爷

第89章 立木悬金


 李傕、郭汜之流,打仗的本事远远大过于练兵。

 徐州丹阳兵这架势,都能算当时徐州最精锐的军队了,东海和下邳国的郡兵比这还要烂的多。

 至少丹阳兵虽然慢了点,但总还能排列成一个比较整齐的队伍。

 这一点,东海和下邳的郡兵可未必能做得到这般整齐。

 不过装备上真是太拉胯了,这也难怪了,丹阳兵被曹操和他手下各种打崩,丢盔弃甲乃是常规操作。

 徐州再是富庶,也经不起丹阳兵这么消耗啊。

 更何况甲胄之类的军械本就是生产繁琐,产量不高,自然来不及补充了。

 刘封无奈叹息一声,道阻且长,慢慢来吧。

 又等了好一会,排列好的队伍总算是安静了下来。

 刘封走到众人的跟前,打量着他手下第一批部曲。

 随后,他朝着旁边招了招手。

 看见刘封招手,几个近侍扛着一截木桩,几袋粟米,几匹绢帛以及一盘铁钱和一块金饼走到他身边,然后将东西放下。

 刘封指着木头,朝着队列中的丹阳兵们喊道:“这根木头,大家都看见了吧?现在只要谁能扛着这木头走到校场大营门外,赏绢帛一匹,粟米一袋。”

 后世只要稍微熟悉一点历史的人都能知道,刘封这是在效仿商鞅的故智——立木悬金的典故。

 只可惜在场所有人,包括徐盛、潘璋、曹猛在内,都不明白。

 这也很好理解,这年头的知识可是极其昂贵的,更别说这些典故了。

 这种典故只有在长篇史籍中能有幸看到,而这些长篇史籍动轴数车之重,不是巨富家族,哪有收藏的资本。

 徐盛家里算是莒县豪强了,平时吃肉练武,识文认字,算是有钱了吧?

 可他家里的藏书,恐怕连一套完整的经纶都凑不齐,能够有几篇断章就很不错了。

 至于普通人,别说看了,就是见都没见过。

 这也让认识字,读过几卷残篇的徐盛也一无所知。

 校场内的士卒们大眼瞪小眼,他们甚至一度都听不懂刘封到底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