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网文老大爷

第93章 幕后黑手(第三更求首订!36)


 第93章 幕后黑手(第三更求首订!36)

 正因为感情好,刘备此刻才会如此愤怒,要知道刘备这时候远远没有日后那么反曹,还是相当重视和曹操之间的友情的。

 此刻的刘备,其实才刚从公孙瓒的船上跳下来,又在陶谦的船上过了一手,最终成功的跳到了袁绍的阵营里。

 不得不说,刘备的跳槽技巧是真的很棒的,他和吕布跳槽的本质似乎是没区别的,都有过背叛主公的经历。

 但刘备和吕布的跳槽又似乎有着本质区别,因为除了曹操以外,刘备其他的所有老板,都不曾说过他的坏话,而且还和他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而即便是曹操,心里也是将刘备摆在第一位。

 毕竟嘴炮归嘴炮,评价归评价。

 曹操,袁绍,孔融,袁术,孙策,刘繇,这些人都不是npC,他们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计划。

 刘封也是若有所思,这件事情给他敲响了一个警钟。

 刘备这次是真恨上曹操了。

 只是没想到此僚竟如此愚蠢,丧心病狂。

 不过长枪阵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最大的弊端就是笨重。

 “好了,你既然回来了,就去你祖母和母亲那里请安吧。”

 刘封尝试性的组建了长枪兵,选用的都是长达五米的竹制长枪。

 “诸君,长史曹宏如此阴私鬼祟,企图坑害主君,同僚,出卖州郡,该当何罪?”

 设此局欲坑害方伯、别驾入朝,好恢复他们丹阳人在徐州作威作福,简直是包藏祸心,无耻之尤。

 现在看来,刘备在徐州的实力越强,日后就越有资格和能力保护豫州。

 其实就连刘琮本人都不想投降,纯粹是被胁迫的。

 但凡曹操在河北享受个半年太平时光,你信不信三让徐州的事情能在荆州重新给你演上一遍。

 刘备虽然恨上了曹操,却也知道自己这会儿拿对方没办法。

 今日若是方伯心软,登必力劝斩之!

 糜竺则依旧温润如水,不言不语,既不看其他人的脸色,也不与旁人交谈,自顾自的端坐着,目光紧跟着刘备而动,让其他人看不清他到底在想什么。

 正史上可不像演义里面,整个荆州都是投降集团。

 “程立?”

 出来之后,刘封又回了军营,与丹阳军同训同食同休同宿。

 <div class="contentadv">

 之前说过,丹阳出强兵,精锐,陶谦这些丹阳兵是正宗的丹阳兵,但为什么战斗力却这么拉胯呢?

 若是老老实实,尽弃昔日掠来的民脂民膏,将之还给徐州士民,说不得还可留他一命,使他归乡,也好彰显我徐州士人的仁慈之心。

 刘备闻言,顿时不满了:“那行,我现在就命令你回府来……”

 陶谦原本是想收刘备当保安队长的,结果病重之后,思想前后,索性干脆直接把徐州让给了他。

 军队最重要的不是猛将,也不是智者,而是组织度,其次是军心凝聚度。

 而刘备第一次跳槽去陶谦那的时候,公孙瓒还凑了一百胡骑、两千流民给他当家底,可见别说是撕破脸了,双方的感情还是很好的。

 “依孩儿看,躲在曹宏背后的,应该就是程立!”

 陈登和糜竺已经成了刘备最坚定的支持者,而且还是下属的身份,而不是盟友。

 别看袁绍后来和曹操你死我活的,眼下这个关键点上,袁绍真的就是一个好大哥的形象。

 诸葛亮这可不是吹牛逼,是真的有信心,这信心来源何处?

 孙乾则是刘备之前新辟的贤能,乃是大师郑玄的弟子,被郑玄所举荐,然后被刘备征辟为从事。

 丹阳派里兵力最强,地位最高的曹豹突然反水,不但疏远了原来的远亲长史曹宏,还直接以四千部曲为代价,跳槽到了刘备这一边。

 “曹广义突遭变故,必定心神不宁,只要他联系身后人,我们便可顺藤摸瓜,将他们一网打尽。”

 说到这里,刘封忍不住想起了后世的一个笑话。

 之后到了袁绍那也不遑多让,袁绍可是让儿子袁谭以师之礼侍奉刘备,临别的时候,又给了一大笔启动资金,让他南下骚扰许昌。

 第三,就是组织度的问题,这些丹阳兵已经让曹操在两年的时间里,分别打崩了整整三四次,军心、士气和组织度都几乎清零了。

 他当初强烈建议刘备不要来徐州,觉得他把持不住徐州这摊浑水。

 此时堂上除了刘备外,还有陈登、糜竺、简雍、孙乾、陈群等名士。

 等到了刘表那时候,如果不是曹操对刘备太了解了,刚一平定河北,就火烧屁股一样的南下荆州。

 有了信任度,他说的话才能取信众人,组织度才能逐渐恢复。

 这对于陈群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好消息。

 刘封有信心,只要给他两

三个月的时间,这支丹阳兵不说脱胎换骨,至少会大有起色。

 不过刘封没有继续发散思维,而是收拢了回来,建议道:“父亲,曹广义,不过草包尔,一旦有事,必定只能求助于身后人。”

 这是真实的世界,可不是游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