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网文老大爷

第101章 两处战场(第3页)

 第二点,缴获,所有缴获都得上交,严禁私藏,如有发现者斩。

 从县衙出来,臧霸翻身上马直奔城楼。

 现在陶公也走了,刘使君又是陈登的知己,自己也只有死死的抱紧少主的大腿这一条路了。

 徐盛和潘璋这一点表现的让刘封挺满意的,这两人并不是等到刘封出了结果才来跟风,而是一早就跟着刘封学着做了。

 虽然能力不如赵云,但在感情上犹有过之。

 刘封只是个参军,可以提建议,但绝对不允许以公子的身份干预军机。

 陈登竟然直接握住了曹豹的手:“曹将军,来日还有大战,到时候曹君可为先锋,立功建勋,今日小挫,又何足道哉。”

 是日下午,陈登在开阳城北的平原上列阵,夸兵耀武,气势震天。

 提心吊胆的昌豨等到全军武装完毕后,顿时乐了。

 一对铜铃大眼瞪了起来,想要对着抢功的曹豹破口大骂,却猛的想起刚才陈登的劝谏,硬生生将骂娘的话给咽了回去,然后蹦出来四个字。

 昌豨在历史上和刘备的关系很好,但那是在刘备迁徙州治去下邳,然后把半个东海让给昌豨之后,双方的交情是从这里开始累积,一直保持的还不错,后来刘备几次回徐州反曹,都有得到昌豨的呼应。

 “将军何出此言。”

 昌豨的部曲纷纷停下脚步,然后在基层军官的喝令下转换阵型。

 除了臧霸以外,昌豨的部曲数量是最多的,足足有两千人。

 第三点,军功,所有军功,首重服从命令,敢为取首级而乱阵型者斩,所有首级都将平均分配,由后队的无甲辅兵摘取。

 昌豨士兵武装的过程大概有整整半个小时,可刘备一方却始终没有趁机进攻,而是停留在原地。

 本来刘封是打算所有缴获上交州府一半,另外一半分成五份,一份奖励有功者,一份为军官所分,一份为抚恤战死受伤者,一份为营库藏,以备不时之需,最后一份全营均分。

 想通了之后,曹豹决定负荆请罪,就算不能缓和和陈登之间的关系,也最少要让对方没法借题发挥,直接砍了自己的脑袋。

 昌豨猜对了一半,理论上来说,刘封所部得到的命令确实是看住昌豨,不让他进入开阳战场就是胜利。

 在这一个多月的加强训练中,这批丹阳兵最大的提升就是纪律性。

 吃饱喝足,休息完毕之后,昌豨思考了片刻,决心主动向前。

 光是这一点,如果让刘备看见了,恐怕又会窃喜不已了。

 结果他刚把这意思跟徐盛和潘璋说了下,直接就把这两人给吓到了。

 臧霸站在城墙上,仔细的观看对方军阵,默然良久,长叹一声,下城而去。

 也不知道是真心支持刘备还是反感曹操,昌豨最后造反了整整三次。

 昌豨经验也很丰富,全军披甲完成之后,他反倒是不着急了,让部队坐下来先休息一下,恢复一下一路上急行军的体力,抽空再吃点干粮。

 本来还想说一下军功授田,但最终刘封还是没提。

 刘封一行人在三天后自襄贲出发,直接切角,卡住缯县出兵的干道。

 站在城头的臧霸看见先后赶到沂水河边,准备渡河的赵云、许耽部五千余人后,就知道事情麻烦大了。

 得了陈登夸奖,张飞喜不自禁,两只蒲扇大的手掌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

 你给这么多,如果其他士兵也这么要求,那刘备怎么办?

 刘封这才反应过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才修改成现在这样。

 因为他怎么算都觉得不对,刘备这才刚刚入住徐州不到半年吧?

 昌豨部的披甲率则很低,仅有四成出头,除了他核心的几个屯披甲率高达八成外,大部分士兵都是无甲兵。

 可人与人的欢喜是并不相通的。

 对于曹豹的一点儿不悦也都不翼而飞了。

 因此,众人对这些已经习以为常,

 可看少主,对这陈元龙也很客气,若是自己和陈登发生冲突,少主定然不悦。

 同样是丹阳兵的基础,可关、张、赵三部不论是精气神,还是军纪严整,都已经超过了曹豹、许耽部许多。

 徐州军竟然还有后援!?


 话分两头,刘封这边也已准备出发。

 刘封部早就吃了午饭,休息到现在,一看见昌豨部后,就开始列阵披甲。

 昌豨一路上行军速度很快,第一天直接行军了整整四十余里,第二天依旧高速前进,恰好在午时将去,未时将至时分,一头撞上了守株待兔的刘封所部。

 听说臧霸被围之后,昌豨立刻开始动员部曲,第二天天一亮就仓促出兵。

 若是今天兵临城下的就他们丹阳兵一家,恐怕现在臧霸都可以在开阳城内庆祝大捷了。

 不过他也明白刘备的好意,因此,他想在刘备允许的范围内,做的更好。

 比如,正面击溃昌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