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网文老大爷

第108章 开阳开城(第3页)

 在辕门射戟中,吕布亲信曾问吕布,为什么要救刘备,不能联合袁术一起灭了刘备,以绝后患吗?

 吕布的回答非常有意思,他说的是:“不然。术若破备,则北连太山诸将,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

 两人之间就是如此的别扭,历史上刘备把昌豨表奏为东海郡守后,昌豨就和臧霸五人分割开了,步调也不再完全一致了。

 难道不奇怪吗?

 可想而知,臧霸投靠袁术不是一天两天,时间已经非常久。

 其实臧霸真实的态度,是支持袁术入主徐州的!

 他是个徐州绝无仅有的袁术派!

 臧霸表面上伪装的实在是太好了,以至于整个徐州都没有人能看出这一点。

 臧霸此时额头满是冷汗,整个人像是虚脱了一样。

 昌豨对臧霸的感情也是有些复杂,他一直和对方较劲,倒也不是真想要抢了臧霸的位置。可要是让他安心一直待在臧霸的麾下,他也难受的很。

 既然如此,那曹豹、许耽、章诳在下邳之变里的行为就不合常理了。

 这事要是泄露了,那泰山军很可能就分崩离析了啊。

 “家父于青州,胡骑不过百,汉卒不满千,流民两千,皆竹矛木盾,却义无反顾,南下郯城,汇合曹豹,郯东逆击,终使曹兖州粮尽而退。试问骑都尉,当时何在?”

 其实历史上,在这段时间发生过许多离奇的事情,仔细一分析,臧霸就从水底下冒了出来。

 出现在吕布那一边。

 这股别扭劲,倒是有些像臧霸迟迟不肯对刘备低头投降的味道。

 因为在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开始,陶谦就和袁术翻脸了,而且还是不死不休那种,双方几乎是奔着弄死对方去的。

 只是吕布先到,在丹阳兵的配合下拿下了下邳。

 其他四个早就彻底服气,将臧霸视为首领,可昌豨却总想和臧霸比试比试。

 孙家兄弟面面相觑,再没话可说。

 “最后,封还有一言以告都尉,都尉若是指望袁公路,可速熄此心。后将军此时正在江淮为刘荆州、刘扬州左右夹击,自顾不暇,早就将都尉抛诸脑后了。”

 当夜,陈登将刘封一战全歼昌豨军的消息通报全军,鼓舞士气,同时设宴款待新来诸将和孙乾。

 想要解释这么反常的情况,可以有两个解释。

 吴敦,字处季。

 “都尉勾连袁术之事虽然隐秘,可小子却恰好得知此秘,更有证据佐证。”

 “陶公举您为骑都尉,驻开阳,镇琅琊,坐拥泰山军万人之众,离郯城不过五十多里,试问骑都尉,当日陶公为何舍近求远?”

 孙乾有些惊讶,不知道刘封的意图。

 孙观、孙康、吴敦、昌豨他们,说不定还会怀疑我暗地里出卖了他们。

 大厅里共有八个人,臧霸臧艾父子,孙观孙康兄弟,昌豨、吴敦,以及作为说客孙乾和牵招。

 只是作为一员宿将,昌豨在遭遇刘封后,仅仅不过大半个时辰,就全军覆没了,这也让他毫无颜面了。

 等到下邳之变中,他们又宁可联系吕布,也绝不让臧霸得利。

 尹礼那边曾经来援开阳,结果被关羽设伏击溃,狼狈逃回阳都,再也无力支援开阳。

 关键点有两个,第一,臧霸亲近,吕布疏远。第二臧霸近在咫尺,而吕布距离很远。

 不过不服气归不服气,可昌豨和臧霸之间的交情也是极好的,要不然也不会刚一听说开阳被围,就带着麾下两千人倾巢而出,想要绕行襄贲,赶去救援臧霸了。

 粮食卖都卖了,眼下粮库也空了,就是埋怨大哥又有什么用?

 他们心里也是弄不明白,自己这伙人和刘备又没什么深仇大恨,臧霸为何迟迟不肯低头?

 臧霸捏信的手都有些发白了,刚刚还一片血红的脸色也变得煞白。

 臧艾忍不住想去看信里写的什么,却被臧

霸躲开。

 可惜的是,陶谦太急了,以为袁术死定了,迫不及待的去偷袭曹操。

 臧霸如坠冰窖,全身冰寒。

 <div class="contentadv">

 他藏在心底里最深的秘密,居然给人叫破了。

 哪怕曹豹、许耽这些丹阳军大将,和臧霸合作了六七年的老人,都只以为臧霸是支持丹阳派的,是丹阳派的盟友。

 这条件好的有些过分,正常人都会怀疑对方的诚意,可架不住臧霸他就信了啊。

 臧霸想要喊出声,可视线又一次扫过手里的书信时,整个人又崩溃了啊。

 刘封其实挺想自己进开阳的,他对自己的嘴炮还是有信心的,现在又明白了臧霸心中的纠结,那就有很大的概率能成功说降臧霸。

 可实际上,能勾连他们的,只有臧霸。

 纵然臧霸投降之后,不可能再留他们在琅琊,但也绝不至于会投闲散置,总有继续立功的机会。

 果然开阳城里全无抵抗,连同孙康兄弟所带来的一千多泰山军在内,总计四千余,以及三千七百多精壮,全部集中在军营里,等待徐州军受降。

 臧霸本人,则带着自己的儿子臧艾、臧舜、兄弟孙观、孙康等出城投降,被陈登火速送往郯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