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网文老大爷

第109章 大获丰收(第3页)

 事关本地乡梓父老,田剧也不能不去。

 因为日子过的舒服,萧建从来没想过会被臧霸攻击,也就更无所谓防范了。

 可见袁术用人,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唯才是举”了。

 “诸位,如何是好?”

 田剧回城之后,将听到的消息告诉了陈传,两人一合计,决定投降。

 萧建走之前已经腿软的走不动道了,陈登看在如此许多财货的份上,再是看不起萧建,也破例安抚了他一下。

 听说臧霸的开阳已经被攻克,阳都、临沂、即丘、增城等诸县也都已经易帜投降,田剧如坠梦中,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这些事情。

 别说萧建腿软了,就是他们俩也一样瑟瑟发抖。

 至于讨伐萧建的名头那也再好找不过了,不从州府,割据地方,这八个字放萧建头上也是毫无问题的。

 陈登一边继续飞书给刘备报信,一边按照之前刘备和陈登商量好的计划,从东海、下邳两国的郡兵中,抽调早已经选好的五百人,然后又从张飞部里,抽调五百丹阳兵,还可从琅琊本地的降兵里招募五百琅琊郡兵,共计两千人,驻扎东莞。

 既不吹嘘,也不抹黑,在建安初年前,袁术手底下武夫出身的郡国太守,还真就是全国最多的。

 在投奔袁绍之后,郭图也曾立功,与荀谌一起劝说韩馥交还冀州牧。

 两人立刻行动起来,联系上了本地的豪强士族,然后一起找上了萧建,力劝对方不要抵抗。

 这一次琅琊大胜,让刘备的威名一下子大涨,不但稳固了徐州的统治,更是震动了四方。

 大军在外,即便琅琊水路畅通,输送粮食的成本很低,但开销也远超驻扎时。

 原本陶谦就担心臧霸在琅琊会不断壮大,最终威胁到他这个州牧。

 田剧、陈传两人大喜过望,赶忙下拜恭维道:“府君英明!”

 袁绍来了兴趣,好整以暇的问道:“公则缘何有此看法?”

 如此一来,整个琅琊就重新归属到了刘备的手下,今年的田赋口算,会是一大笔额外的收入,再加上得自莒县和开阳的库存,徐州不说一口气吃撑了个胖子,那也是收获极为丰厚的。

 “今虽为他窃据徐州,乃是陶谦擅自私相授受,未有经朝廷拜除。想徐州有识之士,必深以为耻。其人若是安分守己倒也罢了,可他却不思庇护士、民,反倒是兴兵北上,擅开边衅,可见其穷兵黩武之本性,时日一久,必为徐州士、民所弃。”

 可惜的是,董卓祸乱之后,十八路诸侯并起讨董,结果颍川因为距离洛阳实在太近,威胁太大,与袁家大本营汝南一起成为了董卓重拳出击的对象。

 等到陈登带领大军回到郯城,刘备带领郯城文武,出城五里相迎。

 此时袁绍正与众多从事在堂中议事,商讨开春后的战略规划。

 结果就是这一天中午,莒县城外烽烟四起,一队又一队的士卒从船只上登陆,将莒县围了个水泄不通。

 一旦真的开打,那受损失最严重的就是他们这些本地豪强。

 偏偏莒县还卡在琅琊中部的位置,他就是想要去整治北方的诸县,也得先过了莒县这一关。

 他居然开始在冀州本地士族豪强们的支持下,开始自立山头,想要鹊巢鸠占了。

 就算开阳咬着牙不肯投降,郯城也有原先养兵的存粮,以及屯田民户后几个月的口粮可以临时救急。

 历史上这些东西和财货是便宜了臧霸,让臧霸一口气吃撑了个胖子,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全都落入了刘备手中。

 如果当初把萧建控制在开阳,则可以借他的名义统治整个琅琊郡。

 可谁也没想到,韩馥当了冀州牧之后尝到了甜头,不想还给袁绍了。

 北方琅琊全境拿下之后,陈登留下原本安排好的两千士卒,转为琅琊国郡兵,然后全军班师回郯。

 如此一来,陶谦固然是开心了,可臧霸却是开始心中积怨了。

 既然战略目的已经全部达成,自然是及早撤军了。

 况且粮食现在就是战略物资,没有一个州郡是肯大量出售的,州内还好说一点,州外是严厉禁止的。

 历史上这一位也是如此,先是高傲无礼,看不起边军匹夫刘备、吕布,随后又被吕布一封书信,就吓的送钱送粮。

 别的不说,光开阳库房里就有两百多万的现钱,大量的绢帛,麻

布,药材等等各类物资。

 毕竟大军都已经开到莒县城下了,就算臧霸没有被灭,他能老老实实的让州郡大军过他开阳,来到莒县,那他是否被灭也就毫不重要了。

 这袁绍哪里能忍,所以深恨之,后来韩馥再次投降,交出冀州之后,袁绍也对他极其冷淡,只是没有再痛下杀手罢了。

 这也是面对耿武、闵纯、李历、沮授等人的劝阻时,韩馥自信非常的认为袁绍一定会厚待他,无非就是因为他是袁氏故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