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网文老大爷

第114章 战后封赏(第3页)

 现在刘封直接发放了人均三百钱的赏赐,等于是加发了精锐士卒一个半月的月俸,而普通士卒在刘备麾下还是第一次看见赏钱,徐州军将士们自然非常高兴。

 这让刘封相当高兴。

 “元龙且记,琅琊虽贵,却不及元龙半分。琅琊可守,请元龙为我守之,琅琊可援,则备当起郯城之兵往援。琅琊若不可守,元龙可速退回郯城,你我君臣一起,夫复何忧?”

 这次出战,一共选出了四十二名功勋者。

 而刘备为此付出的是整整六百万钱,这还没算将领们的大额赏赐。

 不过五日功夫,大军已经抵达郯城。

 陈登感激涕零,愿为刘备誓死守好琅琊。

 至于郡国兵和曹豹、许耽部的丹阳兵,那就对不起了,一文钱都没有,只给饭吃。

 可就是这么一个粗糙的铜牌,以及刘封的礼遇,依然让王贵和牛二愣兴奋的不能自己,更引来了其他士卒的羡慕,嫉妒甚至是眼红。

 因为刘封希望这些士卒们能够多一分生存下来的机会,也希望能够尽量的提升自己这支军队的组织度。

 更糟糕的是,这种恶习随着军阀混战而变成了常态,各军阀的主力军竟然以郡国兵待遇为常规待遇。而长年累月的灾荒,也使得许多民众为了一口饭吃就愿意当兵,大大降低了各路军阀的征兵难度,又进步的让军阀士卒的待遇继续降低。

 这是俘获之功。

 再加上昌豨老巢缯县里的收获,有钱八十万,粮两万三千石,各类布匹绢帛一千余匹。

 这些人里很多都是有过经验的老兵,很是珍贵,剩下的也都是经过泰山军训练许久的,刘备自然不会将他们遣散。

 最后的,也就是最压轴的,便是功赏了。

 当时枪阵每排一百六十人,分五列,共计八百人。

 纵然不是世间第一流的强军,但至少也比普通州郡兵马要强上不少了。

 王贵和牛二愣拿到的是一块铜制小勋章,非常粗糙,根本没法和后世的勋章相比。

 这样一来,每个士卒最少每人可到手三百钱,已经赶上了州牧的赏钱。

 至于兵员,将会从泰山军降卒中挑选。

 所以,是否相信袍泽,对军队组织度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参见少主!”

 可别小看这三百钱,东汉末年,州郡兵的薪酬是非常之低的,月俸只有折合一百二十钱的米粮供应。

 得到恩赏的徐州军,三呼万胜,军心士气大涨,看的刘备喜不自禁。

 如此,元龙在琅琊一日,吾无复北面之忧也。

 总共不过二十天,就拿下一郡,大胜凯旋。

 第一排直面敌人,压力最大,伤亡也最大,其中牛二愣、王贵两个人还立了三等功勋,他们成功的挽救了一个受伤的队友。

 作为偏战场,对上曹洪的臧霸谨守城池,并没有吃过什么亏。

 这两人灵机一动,每个人用靠近那士卒的胳膊去挽住对方的胳膊,然后用胳膊夹住伤者,这样一来,既能继续握持长枪,也能借助胳膊的力量搀扶住伤者,从而救了伤者一命。

 这也让牛二愣、王贵等人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奇妙情绪。

 这些是这次出征最大的战利品。

 “此番北伐琅琊臧霸,乃是明公一力主持,先谋定计划,后分派诸将,粮草军械,又多赖别驾筹措,至战时,各军将奋勇争先,士卒效命,不惧生死。此诚大获全胜之因也,登不过坐案画押,如何能当此大功。”

 他身边的人正是牛二愣和王贵。

 次日,刘备表奏陈登为监军、奋威将军,秩比两千石,任东莞太守,都督琅琊、东莞、莒城三郡诸军事。

 皮甲的价格是八千钱一套,战事之中有所损毁,刘封索性算了个平均数,五千一套,共计八百套,为战利品四百万钱。

 这还没算其他奖励,负伤的那些士卒,可再领取五百钱养伤,这次竟然一个战死者都没有,倒是没人领这抚恤了,因此,剩下的钱都归入营库藏中。

 从伍长以上开始,到徐盛、潘璋,就连刘封自己,也都有

一份军官赏。

 如历史上那支全球仅有的军队,这种超乎常理的信任,能让他们的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了极点,哪怕一个人都敢继续完成战斗任务。

 听闻刘封到来,徐盛和潘璋立刻迎了出来。

 在场的所有士卒,最少都能获得三百文钱,受伤的可以获得八百文,而立功的则可以再加五百文。

 重要的是照顾好自己的基本盘。

 在战争中,每一个士卒都是极其渺小的,他们举目四望,看见的只有自己的袍泽。

 而且最惨烈的是,这些郡兵因为没有编制,所以待遇很差,勉强就是够一个人吃饱饭,甚至无力供养家人。

 陈登是刘备的知己,自己怎么都赶不上趟的,也就别费那个力气了。

 徐盛还好,潘璋可是嗜酒如命的,原本刘封以为对方肯定早就喝醉了,却没想到他虽然也是一身酒气,却硬是没有喝醉。

 刘封一声令下,整个营地行动了起来。

 正好分成五份,每份三十万钱。

 “公子万胜!”

 营地中响起了大声的赞美,久久不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