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网文老大爷

第118章 周 蒋来投


 第118章 周 蒋来投

 很快就有人将警情通报往州府,不但刘备被惊醒,就连睡在军营内的刘封也一块惊醒了。

 刘封现在已经不是常驻军营了,但偶尔也会留宿一两晚,增加与嫡系部队之间的亲近和感情。

 这一晚就恰好留宿在军营。

 听到城头示警的锣鼓声后,整个军营都被吵醒。

 刘封立刻喝令徐盛、潘璋等人带队弹压,切忌出现营啸。

 好在刘封营中的都是老兵,又刚刚经历过大胜,信心十足,虽然受惊,却没有出现扰乱军营的情况。

 这两相一比较,傻瓜也知道该投奔谁了。

 像是感觉到了周泰和蒋钦的不安,刘备给刘封使了个眼色,开口道:“幼平、公奕,你们可知此人是何人耶?”

 既然不能建功立业了,那至少帮兄弟们混口饱饭吃吧?

 他们说是**,其实也还有些底线,往来商船都只抽水头,并不伤人,所以也就没有引起豪强大族,地方官吏的大规模围剿。

 周泰、蒋钦既非名士,又出身**,因此不入关羽、张飞之眼,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这也难怪周泰和蒋钦会如此小心谨慎了,实在是他们被残酷的现实教训的太多回了。

 “明公过誉了。”

 周泰、蒋钦忍不住又跪倒在地,双目泛红。

 九江?

 刘备上了城头,让傅士仁朝着城下喊话询问。

 “何至于此。”

 刘备一手一个,又将两人拉了起来:“幼平,公奕,且随我进城。”

 最后,周泰和蒋钦商量了一番,决定先请使节留下,给他们一点时间打探信息。

 这个时代的水军其实是相当重要的,整个淮泗地带有没有船只,完全天差地别。

 “幼平、公奕,汝二人带来的壮士,也可挑拣入选。”

 别说州牧郡守了,就是县令这等级别的都找不到可投靠的。

 城下这时候也是慌的不行,为首的两个壮汉在这四月乍暖还寒的深夜里,都急出了一头冷汗。

 关羽却是勤奋苦读,颇有些手不释卷,在军营中也常有夜读之举,对于春秋、左传都研读很深,江表传曾记载“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可见其用功之深。

 刘备此时解惑道:“此人乃是我之长子,单名一个封字。说来也是同伱们有缘,我能得闻幼平、公奕之名,千里征辟,还是亏了此子力荐呢。”

 张飞的书画乃是后人攀附,而他在阆中大败张郃之后所书的张飞立马铭,也被现代证伪,乃是明代伪作品。

 可残酷的现实是,即便他们再怎么放低姿态,依旧没人看得上他们。

 周泰和蒋钦对视了一眼,脸色有些泛红。

 周泰和蒋钦同时摇了摇头,他们先前也有些疑惑,不明白这么一个少年如何会跟在州牧身边。

 刘备这才满意的拉着周泰和蒋钦入城。

 周泰和蒋钦心头热乎乎的,见多了士族大家的冷脸,猝不及防的遇到刘备如此亲近恩遇,一下子都有些适应不了了。

 周泰和蒋钦也是万念俱灰,才带着亲信兄弟们当了**。

 这次这个城门官,必定要重重处罚了。

 “城下可是九江周幼平、蒋公奕?”

 周泰、蒋钦几乎快抑制不住心里的喜色了,只觉得自己这新主上真乃宽宏大气之主。

 从历史上可以看出来,张飞从莽将转为儒将,是从元明开始的。

 这年头,连豪强当官的路都被封死了,周泰、蒋钦这种游侠儿就更别提了。

 刘封在旁边认真学习,自己老爹这得人的手段真就是混若天成,没有半点演绎的痕迹,如羚羊挂角,毫无痕迹。

 而城外的周泰和蒋钦也听见这番话,心头一阵火热,只觉得这次来徐州可算是真来对了。

 对于身形健硕,雄武有力的周泰和蒋钦,关、张二人的兴趣却并不浓厚。

 使节到了九江之后,花了不少时间才终于遇上了他们。

 周泰、蒋钦暗自有些惴惴不安,只看关、张二人与刘备的亲近之意,就知此二人地位非同一般。

 周泰赶忙拱手说到:“明公,泰等与这些壮士乃是先来,还有一批人在渡口处守护船只。”

 刘备继续说道:“故此备早有建水师之念,只是一直苦于没有人才。今日幼平、公奕已至,当可辅佐子敬,创立水师。”

 “故此,封向父亲力荐两位君子,只是州使一去不返,前几日还在同我父谈起此事,正准备加派人手南下,却不想两位君子已至郯城了。”

 他们二人在九江落草为寇,横行江上,带了两三百号人劫掠往来商船,自然居无定所。

 “钦意与泰同!愿为明公效死!”

 反正自己有勇力,又敢战,迟早也能积功而进身。

 “原来是周幼平、蒋公奕。”

 看来整个徐州军体系还需要经历

系统性的训练才行,像今天这种情况发生,本身就是军队纪律性不合格的表现。

 刘备、刘封对此倒是一无所知,一路进了州府,吩咐近侍前往厨房开火,做些热汤饭食,好酒好肉。

 周泰和蒋钦二人,今日一见,已是为刘备所收心。

 可使节带来的文书上,确实印着徐州州牧的印章,更有刘备亲笔所写的书信。

 没想到刘使君麾下竟有如此雄武之士,而且还有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