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网文老大爷

第122章 步骘卫旌


 第122章 步骘卫旌

 糜甑满意的点点头,突兀道:“老朽总觉得公子对我糜家的信任有些超乎寻常,不知是何缘故?”

 刘封呆了一下,他怎么也没想到糜甑要问的竟然是这个事情。

 对糜家信任不好吗?

 他眨眨眼睛,不明白对方究竟是什么意思。

 糜甑似乎也看出了他的意思,索性接下去道:“先有冰糖雪盐,后有晒盐法和榷盐法,老朽不明白公子为何会如此垂青我家。”

 糜甑都把话说的这么清楚了,刘封自然不好再耍花腔了。、

 只是一时之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总不能说糜竺跟随自己老爹大半辈子,漂泊半生而终不悔吧?

 可要是就是以糜竺迎刘备入徐州做理由的话,那也太过苍白了。

 “自她降生以来,老夫便关怀备至,用心呵护。”

 晚上休息的时候,卫旌终于没忍住,询问步骘为何屡次阻他发怒。

 却没料到焦矫却先开口了:“下午时分,见到两位先生,伯辅就觉两位气宇轩昂,后经一番交谈,更是只觉两位先生学识广博,才能卓著。正想着合适的时候往郡、县中推荐你们,却不想刘使君的州使已至,当真是可惜可叹。”

 “可惜我会稽郡无福了,不能留下两位大贤。”

 曹清清亮的声音越来越响:“父亲,方伯父子至徐州,不过短短数月,不但逆转我州颓势,更有向外扩张之势。焉知一州之主可限?方伯乃是汉室宗亲,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本朝光武,也是宗室。”

 曹豹正在遐想将来的国相生涯,听到女儿的呼唤才回过神来。

 反倒是在下邳国相任上,能抓住几个不长眼,想拉自己下水的狗东西,说不定还能更得方伯看重,将来方伯入主朝廷,当了大将军,自己这千里马接任方伯,岂非名正言顺?

 一想到这里,曹豹不由激动起来,满意的看着曹清,带着美好的遐想感叹道:“如此,为父可无忧也。”

 刘封势必要给对方一个回答。

 “父亲。”

 所谓府君,就是太守的别称,比起太守来更好听,毕竟带了个君字,也算是雅称了。

 没等步骘开口询问,那官吏倒先开口了:“两位可是步子山,卫子旗二位先生?”

 至秦汉时期,又有族中子弟为将军,以功封淮阴侯,步氏于是成为淮阴大族。

 糜甑这也算是图穷匕见,极具魄力。

 “所幸得上苍保佑,今已长成。”

 刘封心里隐隐有些恍然,心情很是复杂。

 “哦?清儿何意?”

 看着刘封迟疑不定的模样。糜甑却是笑了起来。

 盖因为此人嫌穷爱贵,已经刻入其骨髓之中也。

 而这个喊话的人,正是下午前往拜见的焦矫家管家。

 这两个书生都是徐州人,一个姓步骘名骘,字子山,乃是徐州临淮淮阴人,祖先为周代晋国大夫杨食,因其采邑在步这个地方,遂以步为氏,后更出了一个步叔乘,乃是孔子七十二门徒之一。

 “父亲,清儿还是觉得这下邳国相更好。”

 “小人作祟?”

 可纵观历史,这样的人物就犹如虾米一般,宛如过眼云烟,本不该在历史上留下他的姓名。

 曹清其实早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可她还是问了,为的就是引出曹豹的回答。

 曹豹好奇的问道:“为何要问陈家?”

 比起中郎将来,曹豹其实更想当太守,只是昔日陶谦不允,今日却是美梦成真了。

 若真是如此,那我儿嫁给刘封,日后岂不是有贵人之相?

 可步骘却要比他成熟许多,自言贫贱,何以可耻?

 卫旌依旧有些不满,却不得不承认步骘考虑的比他周全的多,于是沮丧的跟着步骘返家。

 曹豹拍案叫绝:“妙啊!吾儿所言,甚妙!”

 这话一出,步骘和卫旌自然恍然大悟,明白了焦矫为何前倨后恭。

 仔细想想,一旦交了兵权,几乎就没了最大的开支。

 步骘和卫旌都有些惊疑,难道是下午的忍辱负重,竟然还是得罪了焦矫?

 不过转念一想,两人又都觉得不对。

 焦矫却是坚决不允,硬生生留了两人下来,款待三日。之后又赠给牛车厚礼,最后亲自送步骘、卫旌和徐州州使返程。

 ******************

 会稽郡中,有一豪强焦姓,其主家名矫,字伯辅,曾任东汉征羌县令,在当时的会稽郡中,也算是相当了得了的地主豪强。

 还是还有一些小问题,得事先给自家父亲提醒一下,免得落入他人圈套之中。

 虽然焦矫先是酣眠不起,让步骘二人足足在院中等了一个时辰。醒来之后,又怠慢二人,只肯给与一些冷饭残食招待二人。

 刘封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立刻将那点复杂的情绪压下,正色点头道

:“确实如糜老丈所言,在下确实与曹建威做了交易。他愿意出让丹阳军兵权,换取我与他家千金定亲,以侧室之礼相待。”

 之前一直找不到机会和刘封谈及此事,现在好容易看到了机会,糜甑直接就亮出了底牌,根本没给刘封闪转腾挪的机会。

 卫旌乃是徐州广陵人,与步骘乃是同乡,在逃难的路途中恰好遇到了步骘,两人本就有旧,干脆结伴同行。

 卫旌有心发作,贬损对方几句,却被步骘给拦了下来。

 糜甑眼中精芒闪烁:“老朽曾经听闻,公子已与建威中郎将定了亲,加冠之后,即要迎娶曹家千金,立为侧室,不知道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