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网文老大爷

第184章 心满意足(第2页)

 “不过,备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辛评立刻从狂喜中清醒了过来,知道这句话很可能是整件事情的关键。

 眼下徐州士人能支持刘备,那是因为我袁绍没过去。

 袁绍对曹刘的态度很清楚,那就是曹操是亲弟弟,刘备最多算个干弟弟。

 如果一直这么拖下去,肯定不是个办法。

 刘备这是在提要求了。

 北海国人口虽多,但其境内山地众多,却又少矿产,经济其实和乐安国、齐郡、济南郡差不多,远不如平原国。

 因为本身袁谭、辛评等人对要不要碰孔融,就很犹豫。

 如果袁绍不能答应,那么这大礼包不说一定没有了,但很可能就要袁谭和辛评来付出代价了。

 这些书信的作者们,有一个算一个,可都是曹老板的至爱亲朋啊。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袁绍需要刘备来帮他压制他的好弟弟。

 原本这个任务是曹操的,可现在曹操的家都被吕布给偷了,哪还有空去压制袁术。

 在袁绍的视角里,如果不是还有刘备在,袁术早在东南闹的不可开交了。

 也正是这个原因,袁绍对刘备的扩张是保持善意的,尤其是刘备选择南下夺取广陵而没有涉足青州,让袁绍相当高兴。

 否则,刘备此时面临的就得是袁绍的压力,而不是调节了。

 “此事易尔。”

 刘备哈哈大笑了起来:“不瞒尊使,孟德兄之使已经先一步到我郯城,早几日就已经与之商谈好了,我等已冰释前嫌了。”

 “啊,竟有此事?”

 辛评大吃了一惊,没想到曹孟德竟然先派人来徐州了。

 “正是如此。”

 刘备点头道:“我与孟德兄前嫌尽弃,孟德兄的使节程仲德还在郯城,尊使稍后可在迎宾馆中与他相见。”

 辛评发自内心的笑了起来,恭维道:“使君器量宽宏,让人钦佩。”

 辛评这话也没错,眼下徐州兵强马壮的,愿意和仇深似海的曹操冰释前嫌,刘备显然是十分大度了。

 其实也就是徐州内部复仇的声音很小,也不知道是被曹操给杀怕了,还是屠城的关系,导致被害人就没一个亲属能逃出来的。

 总之,徐州内部的势力并没有太强的复仇欲望,甚至都不用刘备去压制。

 这也让刘备父子很是惊奇,也难怪在原来的时空里,除了刘备领头的反叛时,徐州不少郡县都有支持。其余时间对曹操最大的反抗也只是非暴力不合作了。

 哪怕陈登这样的徐州士人,在广陵拥兵万余,都没有在官渡之战这种时候去捅曹操的腰子。

 别说主动捅腰子了,但凡陈登让开广陵,让孙策北上,曹操就很可能直接跪了。

 不过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这让刘备几乎没有任何政治负担和压力。

 辛评此时也是非常高兴,他怎么也想不到这次出使徐州竟会如此顺利,轻轻松松的就把两件任务全部给解决了。

 这让辛评有些意动起来。

 其实除了青州和兖州这两个任务外,袁绍还安排给了辛评一个任务。

 只是这个任务和前面两个任务不同,并非强制性的,而是让辛评自己判断有无机会。

 这个任务就是汝南郡。

 作为天下第二大郡,汝南郡不但人口,经济规模都是天下第二,更重要的是,他还有大量的人才。

 虽然董卓乱政之后,汝南郡也受到过西凉军的几次袭掠扫荡,受创不小。

 可比起袁术祸害过的南阳郡,那情况可好太多了,更何况汝南郡本来就是天下第二大郡国的老底子。

 最重要的是,汝南郡原来的地头蛇是谁?

 可不就是他们袁家吗?

 整个汝南郡可以说就是以汝南袁家为马首是瞻,所以在眼下能够争夺汝南郡的人,也只有袁绍和袁术。否则之前刘封也不会力劝刘备不要涉足汝南了。

 原来时空里,曹操为什么坐拥十几万大军,打官渡时却只能带三四万人?

 可不是曹操只有几万人,你想想曹操打张绣,打刘备,打吕布,什么时候缺过士卒了。他当初在兖州第一桶金,就是击败了青州百万黄巾军,从中挑选三十万精锐编练成青州军。

 青州军战斗力强不强,这先不说,但至少忠诚度上,是很难被别的军阀策反的。

 为什么?

 因为青州军信黄巾,天然就和其他军阀处于敌对状态。

 可官渡之战时,曹操却只带了几万青州军,剩下的去哪里了?

 一方面是粮食不够,另外一方面就是汝南又又又反叛了。

 这使得曹操不得不派李通带了一万多精锐南下平叛,坐镇汝南,官渡之战时的汝南不但没给曹操提供一兵一卒,一钱一粮,相反还帮袁绍牵制住了曹操上万精兵。

 在汝南郡的争夺上,眼下的袁绍是远远不如袁术的,毕竟距离实在是太远了。

 袁绍隔了整整两个州,而袁术却是紧挨着。

 袁绍哪怕想派人担任汝南太守,也担心袁术手里的兵啊。

 就算有人不怕死,敢来汝南郡上任,可他也带不了多少兵马,袁术弹指可灭。

 可如果能得到刘备的支持,那情况可就截然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