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哈尔科夫战役(五)(第2页)
第38摩托化步兵营营长伊万·科瓦连科少校则是个沉默寡言的中年军官,擅长夜间作战和敌后渗透。他的500名士兵都是从各部队抽调来的精锐,每个人都至少经历过三次以上的战斗。
第12工兵连长亚历山大·斯米尔诺夫上尉虽然年轻却是个爆破天才,据说他能够用最少的炸药造成最大的破坏,他的120名工兵个个都是多面手,既能架桥修路,也能布雷爆破。
第5独立炮兵连由尼古拉·伊万诺夫上尉指挥,虽然只有8门76榴弹炮,但炮手们都是神射手,擅长快速布置和转移阵地。
特别侦察分队的30人则全是经验丰富的老兵,队长马克西姆·奥尔洛夫上尉战前是个猎人,特别擅长追踪和潜伏。
这支部队总人数仅一千多人,规模仅相当于一个加强团,但却是朱可夫目前所能调动的全部家当。
每一个士兵,每一辆坦克,每一门炮,都是他通过各种正当和不正当的手段搞来的。
至于他精心培养的师,这个师因为他被暂时革职而交由他的副官指挥,现在正在那个该死的包围圈里作为二线部队。
每当想到这一点,朱可夫的心就一阵绞痛,那些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好小伙子,如今却要因为上级的愚蠢而陷入绝境。
唯一让朱可夫感到宽慰的是,他在自己被革职之前给自己的师下达了清晰的命令。
这些命令现在看来,可能是挽救这支部队的唯一希望:
师主力(第19、20团,师属炮兵营)被要求严格按照方面军命令向波尔塔瓦方向前进,但速度要尽可能的放慢,保持完整建制。
朱可夫特意叮嘱过他的副官:"一旦前线有变,这将是一支能够立即投入战斗的预备队。不要管马耶夫斯基的催促,保存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第21步兵团作为师的先头部队,但要与前方的进攻主力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一起被包进去。 朱可夫要求该团要像触角一样展开,密切关注侧翼情况:"如果发现任何异常,立即报告,不要犹豫。"
师属侦察营是朱可夫最宝贵的眼睛和耳朵,他在被革职前让侦察营全部撒出去,重点监视南北两个方向,特别是克拉斯诺格勒周边区域。
"有任何德军大规模机动迹象,立即直接向我报告!"这是他给侦察营长的最后命令。
事实上,朱可夫散出去的侦察营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在四月十九号成功发现了德军的踪迹。
然而很不幸的是,朱可夫部队的报告被方面军司令部当做无用信息丢在了一旁。
"同志们。"
朱可夫回到地图前,用一个俄军中几乎从不出现的词语称呼自己身边的军官们。
这个称呼让在场的军官们感到既陌生又温暖,似乎在二十多年前,也有这么一支部队,仿佛他们不仅仅是一支临时拼凑的部队,而是一个有着共同目标的集体。
他的语气冷酷而严肃:"我们的任务不是去正面阻挡德军绝对会出现装甲部队——那是自杀。我们的任务是像蚊子一样,盯准敌人的要害部位,狠狠地咬上几口,让他们不得安宁。"
军官们围拢过来,神情专注地看着地图,煤油灯的光线在地图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朱可夫的手指在上面划过几道弧线,最终停在几个关键点上。
他指着地图上南北方画出来的德军进攻线上说:"德军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是很快的,法国人先前的失败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但装甲部队速度过快意味着他们的后勤补给一定跟不上,燃油、弹药、零部件...这些都是他们的生命线。"
他指着克拉斯诺格勒方向说:"德军有极大概率会进攻这里,他们会想办法拿下这个交通点,切断我们前线部队与哈尔科夫的联系。"
接着他又指向了克拉斯诺格勒西北方向的德军进攻线上:"所以在德军的进攻线上一定有他们的后勤中转站,德国人的装甲部队需要从这些中转站处获得补给。"
"我的侦察营在包围圈内,我目前无法联系上他们,所以我之前重新派出去一支侦察部队分散在这些区域,侦察可能会出现的德军中转站。"
说完这句话,朱可夫抬头看向坦克营长:"彼得罗夫。你的任务是带领坦克营主力,在今晚抵达这里做好伪装工作。"
朱可夫在地图上指了一个村庄,处在哈尔科夫与他推断的德军进攻线之间。
"我们的侦察兵只要确认目标,等到晚上向那里发动突袭,重点摧毁德军的油罐车和弹药车,记住,打了就跑,不要恋战。"
"明白,将军!"彼得罗夫坚定地回答:"我的小伙子们早就想给德国佬一点颜色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