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无奈的俄军(第2页)
接下来的讨论是激烈痛苦甚至充满火药味的。
“放弃彼得格勒!”
邓尼金激动地主张:“从军事上看,那座城市已经被部分包围,被德军完全包围只是时间问题,更何况彼得格勒地形易守难攻,守住那里比我们预想的需要更少的部队,我们应该将那里的部队尽可能撤出来,加强莫斯科和南线的防御!用空间换时间!”
“绝对不行!”
萨文科夫像被踩了尾巴一样跳起来:“放弃?你说得轻巧!那是彼得格勒!那里有多少政府要员的家族、产业、根基?放弃彼得格勒,不用德国人来,我们自己内部就会立刻垮掉。”
萨文科夫希望能够摆脱先前一些人的影响力,所以他选择迁都莫斯科,但几年的时间改变不了什么,就像他所说的,彼得格勒对于很多人而言极为重要。
“这不是一个军事选项,这是一个政治自杀的选项!”
政治的现实压力,彻底压倒了军事理性的声音。
“莫斯科绝不能丢。”科尔尼洛夫沉声道:“这里是心脏,是枢纽。丢了莫斯科,整个俄罗斯的抵抗意志会彻底崩溃,我们必须在这里死守,不惜一切代价。”
在莫斯科问题上他们倒没有什么太大的分歧,不管彼得格勒如何如何,莫斯科都是俄罗斯现在的首都,首都沦陷对一个国家的士气打击是巨大的。
“南线…”
弗兰格尔看着那片广袤的区域,摇了摇头:“我们没有任何多余的兵力去加强南线,那里的空间最大,但也最危险,曼施坦因的装甲部队在那里如同在草原上奔驰的野马,我们只能拖延,用土地和牺牲来换取时间。”
争论持续了数个小时,烟雾缭绕,每个人的声音都因疲惫和焦虑而嘶哑。
最终,一个建立在巨大赌博和痛苦牺牲基础上的决策,艰难地达成了。
他们的核心决策:政治优先,孤注一掷于北方。
必须解救彼得格勒,这不是为了胜利,而是为了政权的生存,必须向彼得格勒方向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解围攻势,哪怕只是为了做出姿态,稳定内部人心。
而对于莫斯科,他们打算将莫斯科变成一个巨大的堡垒,准备进行最残酷的巷战和消耗战。
至于南线,他们默认南线将成为主要放血区,任务是尽可能迟滞德军前进。
然后,是榨干俄罗斯现有的最后一丝可用的战略预备力量,(指现在手上立刻就能用的部队与钢丝里练兵界面拥有一定训练度和装备,但还没落地的部队)组建“西北方面军”(或称“彼得格勒解围集团军”):
决议决定,几乎完全抽空本就寥寥无几的战略预备队,同时,冒险从莫斯科防线的西方面军中,抽调出几个完整尚且具备机动能力的步兵师和唯一的装甲列车部队。
这个决定让科尔尼洛夫的表情痛苦不堪,这无异于在莫斯科的盾牌上主动凿出几个洞。
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弗兰格尔。
他的任务是向拉多加湖以南地区发动强攻,目标不是击败围城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而是不惜代价,试图在德军的包围圈上撕开一条狭窄的走廊,向城内输送一批补给和增援,并向外界展示“救援”的努力。
这更像是一次政治意义的“出血性进攻”。
莫斯科朝着“要塞化”与“人民战争”的方向发展,这里的总指挥是科尔尼洛夫,他亲自坐镇,用自己的威望稳定军心,以进行这场绝望防御的最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