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墨索里尼的选择(第2页)

 

墨索里尼不知道。

 

德国的宰相看起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但深究他的一切行为就会发现,这个家伙并非热爱和平,墨索里尼怎么看不出来林尚舟是想把德国摆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占据道德高地。

 

用一个退出战争的意大利,来换取南翼的安定,让他们能集中精力对付法国和俄国,这交易听起来不错。

 

但墨索里尼摸不准林尚舟的脾气,万一他拒绝这个提议并将其公之于众,那他就倒霉了。

 

不过墨索里尼不知道的是,牢林可太想要听到意大利请求议和的消息了,他就等着墨索里尼找过去呢。

 

现在的墨大统领只觉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议和?说得轻巧!

 

这意味着公开背叛第三国际,背叛革命誓言。

 

法兰西公社还在苦苦支撑,伦敦的电台每天还在广播胜利终将属于人民的豪言壮语。

 

如果他现在转身投向柏林,他会立刻从“领袖”变成“叛徒”、“工贼”、“帝国主义余孽”。国内那些激进的派系,会立刻抓住这个机会。

 

都灵和米兰的工厂委员会,那些狂热的工人武装……他们不会放过他。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他被拖拽着,像条死狗一样被曾经拥护他的人群吊死在罗马的某个广场灯柱上。这个画面如此清晰如此恐怖,仿佛在哪里真实的发生过一样,让墨索里尼瞬间汗毛倒竖。

 

(忆往昔,米兰广场,倒挂金钩~)

 

他猛地吸了一口雪茄,辛辣的烟雾呛得他咳嗽起来。

 

不行,绝对不行!现在不是时候,法国人还没倒下,他们像一块坚韧的礁石,虽然被海浪不断拍打,但依然屹立。

 

只要法国还在,第三国际就还有一块坚实的基石。

 

失败很近,但胜利的曙光……那来自美国的微弱曙光,也并非完全虚幻。

 
 

更重要的是舆论,是权力基础。

 

他墨索里尼能上台靠的不仅是街头斗争和工会支持,更是巧妙地平衡了各方势力,营造了个人崇拜。

 

一旦被贴上“投降派”、“叛徒”的标签,他的权力大厦会顷刻崩塌,他太了解政治斗争的残酷了。

 

墨索里尼喃喃自语着:“如果真要议和……”。

 

声音在空旷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沙哑:“那也必须等到法国人彻底撑不下去的时候,等到局势明朗,所有人都看清失败不可避免,求生的欲望压倒理想主义的时候。”

 

或者……另一个更冷酷的念头浮现:“或者,等我狠下心来,把国内那些不稳定的因素,那些潜在的反对派,彻底清理干净,把党和军队牢牢抓在自己一个人手里的时候。”

 

这意味着新一轮的逮捕与流放,甚至秘密处决。他想到了国内那些声音最大的批评者,军队里那些可能忠于“理想”而非他个人的将领。

 

这是一场危险的赌博,但为了生存,似乎又是必要的。

 

接下来的两天,墨索里尼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几乎不见任何人。

 

送进去的食物往往原封不动地端出来。

 

他像一头困兽,在巨大的地图前踱步,时而凝视着东线的蓝色箭头,时而盯着法国国内条脆弱的红线,时而又将目光投向广阔的北大西洋。

 

焦虑、恐惧、野心、算计,各种情绪在他心中激烈搏杀。

 

他召开了一次小范围的最高军事会议,听取了总参谋部悲观的报告,军官们脸上难以掩饰的沮丧更让他心烦意乱。

 

他也秘密召见了忠诚的秘密警察头子,含糊地询问了国内主要政治人物的动态和舆论控制情况。对方谨慎且隐晦的汇报,让他意识到内部的暗流远比表面看起来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