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被迫分兵(第2页)

 

他的观点代表了一部分强硬派,尤其是那些与萨文科夫政治捆绑最深的人。

 

从政治上看,这个选项诱惑极大。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就遭到了前线指挥官和参谋军官们一致的反对。邓尼金用他那双看透了无数失败和撤退的、疲惫而冷静的眼睛扫过众人,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压过了所有的喧嚣:

 

“夺回彼得格勒?用什么夺?用弗兰德尔士兵的尸体去堆吗?”

 

他的话语像冰水一样浇在众人头上。

 

“诸位应该没有忘记,弗兰德尔的部队在到达预定位置后便被德国那个隆美尔的装甲军拦了下来,他们付出了何等惨重的代价,却始终未能前进一步,现在,彼得格勒城内不仅有日丹诺夫刚刚武装起来的叛军,更有博克元帅的整个集团军群!”

 

“他们以逸待劳,拥有坚固的城防工事、无限的物资补给和绝对的制空权,我们此时进攻,无异于以卵击石,是将我们最后一支生力军送入德国人精心布置的绞肉机。”

 

残酷的现实让大厅内一片死寂。

 

夺回彼得格勒的选项,在军事层面上被轻易地排除了。

 

他们负担不起又一次,而且是注定失败的巨大伤亡。

 

这支数十万人的大军,是俄罗斯目前最后一支完整的且尚未遭受毁灭性打击的战略预备队。

 

然而当萨文科夫和俄国总参谋部的目光聚焦到如何运用这支力量时,他们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更为棘手,甚至无解的困境。

 

这个困境的核心问题是:弗兰德尔的几十万大军,该投向何处?

 

萨文科夫他们面前有两个选项:

 

选项一:夺回彼得格勒。

 

这是最具政治诱惑力的选择,一举摧毁日丹诺夫伪政权,拔掉这根肉中刺,能极大地提振士气,稳固萨文科夫的统治。

 

这在政治上看起来是获得胜利的必要之举,但在军事上是自杀行为。

 

 

弗兰德尔从六月下旬开始在拉多加湖南岸与隆美尔的装甲军血战数月,寸土未进,反而损失惨重。

 

现在彼得格勒不仅有日丹诺夫新组建的部队,更有以逸待劳的博克整个集团军群和坚固的城防工事。

 

隆美尔的部队依旧像钉子一样钉在通道上。

 

此时进攻彼得格勒,无异于以卵击石。这个选项在军事上被轻易而痛苦地排除了。

 

选项二:全线南调。

 

这是唯一理性的选择。

 

但南调到哪里?

 

A. 增援莫斯科方向(中线):克卢格的德军集团军群一直在施加巨大压力,莫斯科是政治、交通和精神的绝对核心,不容有失,将弗兰德尔部队加强给中线,可以稳固首都防御,甚至寻求局部反击。

 

b. 增援伏尔加格勒方向(南线):所有人都清楚,德国人计划真正的目标是这里,南线是决定战争命运的主战场,如果伏尔加格勒和高加索丢失,俄罗斯将失去石油命脉,战争潜力遭受致命打击。

 

理论上,弗兰德尔大军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驰援南线。

 

就在这看似二选一的艰难抉择中,一个更令人不寒而栗的预感笼罩了俄军总参谋部。

 

邓尼金指着地图,用沉重的声音点破了最大的危机:“先生们,我们可能面临的不止一个抉择,而是一个两难的死局。”

 

邓尼金的声音在寂静的作战室里回荡:“博克的北集团军群在完成休整后,其主力会一直闲着吗?我们之前就知道,德国人这次攻势的核心是利用北线的僵持来服务南线的决战,现在北线僵局被打破,博克手里解放出来的大量步兵师和装甲部队,会去哪里?”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个可怕的可能性渗透进每个人的脑海。

 

“他们最可能的目的地,是南线,去加强曼施坦因对伏尔加格勒和高加索的致命一击。但是……”

 

邓尼金的话锋一转:“如果,我是说如果,德军最高统帅部认为时机成熟,他们会不会利用我们判断他们主攻南线的心理,反而将这支生力军,连同克卢格的部分兵力,用于对莫斯科发动一次规模空前,我们预料之外的秋季攻势?”

 

这个推测让所有人心头巨震。

 

德军完全有能力这样做!

 

一旦博克的主力突然南下,与克卢格合流对莫斯科发动总攻,而弗兰德尔的部队却正在千里迢迢赶往伏尔加格勒的路上……那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