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伏尔加格勒战役(二)(第2页)
俄国历史上在南方吃的亏还少吗?但他同样知道,如果伏尔加格勒失守,德军将长驱直入,切断俄国与高加索、乃至中亚的联系,高加索守军再强大,也会成为孤军,最终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一个用国家命运做赌注的赌局。
“他们不敢……他们只是在观望……凯末尔是个精明到骨子里的政客,他不会为了德国人流干土耳其人的血……”
科尔尼洛夫喃喃自语,试图用这种说法说服自己。
他紧皱着眉头,额头上深刻的皱纹如同战壕。他反复踱步,目光在地图上伏尔加格勒和高加索之间来回扫视。
“但是……万一呢?”
另一个冷静到残酷的声音在他心底响起:“万一这是奥斯曼人的诡计,故意示弱,引诱我们调走守军?一旦高加索防线空虚,他们就会像嗅到血腥味的鬣狗一样扑上来,到那时,我们不仅会失去伏尔加格勒,连高加索和巴库油田也会一并葬送,我将成为俄罗斯的千古罪人!”
理智与侥幸,责任与冒险,在他的脑海中激烈搏杀。
他几次走到通讯台前,想要下达调兵的命令,但手指悬在半空,最终又无力地落下。
他无法下定决心,这个决定太重了,重到他感觉自己的肩膀快要被压垮。
时间,就在他这种极致的纠结和犹豫中,一分一秒地流逝。前线的告急电文雪片般飞来,每一个求援信号都像是在他心头又添了一把柴。
八月二十三号,伏尔加格勒南部防线将会告诉科尔尼洛夫,战争的进程,从不以个人的犹豫为转移。
就在科尔尼洛夫还在指挥部里进行内心拉锯战的这几天,曼施坦因可没有闲着。
他精准地捕捉到了俄军防线的脆弱点——伏尔加格勒南部,那里是俄军防线与高加索方向联系的薄弱环节,也是科尔尼洛夫寄望于援军到来的方向。
拂晓时分,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巨大的引擎轰鸣声就撕裂了清晨的宁静。
成群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带着死神尖啸,如同猎鹰般扑向俄军南部防线的支撑点和通信枢纽。
紧接着,是排山倒海般的炮火轰炸,重炮群喷射出毁灭的火焰,将俄军阵地前沿炸成一片翻滚的炼狱。
炮火尚未完全延伸,地平线上就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黑点,迅速放大成钢铁洪流——曼施坦因麾下由古德里安部和霍特部组成的最精锐的装甲集群正向这边赶来。
庞大的虎式重型坦克如同移动的堡垒,其坚厚的正面装甲几乎无视了俄军反坦克炮仓促的射击,88毫米主炮每一次发射,都会将一个俄军火力点连同后面的士兵一同撕碎。
速度更快的豹式和四号坦克则在俄军中间进行穿插进攻。
t-34们勇敢地发起反击,它们数量不少,试图包围落单的德军坦克。
但在德军严密的步坦协同和绝对的质量优势面前,这种反击往往代价惨重。
豹式的75毫米长身管炮可以在t-34的有效射程外轻易将其击穿,而虎式那令人绝望的防御,更是让靠近的t-34感到无力。
“顶住!为了俄罗斯!顶住!”
阵地上,俄军军官声嘶力竭地呼喊,但声音很快被爆炸声和履带碾过废墟的刺耳噪音淹没。
然而真正给予俄军南部防线致命一击的,并非只有德军的装甲部队。
就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在德军装甲集群的侧翼,出现了新的身影——奥匈帝国的军队,这些从乌克兰方向匆忙赶来的士兵在少量装甲车辆的支援下,向俄军防线的结合部发起了凶猛的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