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影帝不是云少

第41章 评分出炉,轰动威尼斯!(第2页)

 陈愈俨然是在意料之中,见刘一菲拿着场刊兴冲冲的跑回来,便已然确定心中所想。

 应该评分不错。

 正欲开口询问之时,刘一菲已经在那开心道:“猜猜多少分?”

 “我想应该是高分!”

 陈愈的回答让刘一菲没好气给了他一个卫生球:“高分那是几分啊?”

 “这我怎么猜得到?”

 又不是豆瓣评分,场刊都要排到小数点后两位。

 见眼前人并未揭晓答案,陈愈略微猜测这才再度开口:“4.0左右?”

 将心里的答案说了出来,面前几个人却是摇了摇头,这让陈愈产生了些许怀疑,难道没达到4.0?

 正猜测之际,三人齐声大喊:“4.78!”

 “多少?”

 说实话这个数字确实连他也没想到。

 4.78?!

 这么高!

 陈愈的表情变了变,这个结果他是真没想到。

 他知晓可能会是一个高分,却没有想到竟然高的这么离谱。

 要知道威尼斯电影的场刊评分,满分是5分。

 这显然是拿不到的,所以4.5左右,就已经是极高;而且不是每一届,都有4.5评分的电影,往往每一届4分之上,就已经是佳作。

 4.78?

 这怎么可能?

 陈愈都被这数字给吓到了,一时之间都压根不清楚,为什么分数这么高。

 这样的分数绝对让人无法忽略,不出意外《少年的你》必将爆火。

 “我看看。”

 陈愈伸手接过场刊,准备翻看一下场刊专业的影评。

 要知道场刊里的影评内容皆是大师级别,他们会提供最专业的评价。

 翻开之后陈愈微微松了口气,里面可谓是清一水的好评。

 不过一部影片的上映,自然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赞许。

 在他决定执导这部作品之时便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所有好与不好的评论。

 陈愈看了过去。

 来自于《好莱坞报道者》的影评人评价:

 “以残酷的写实主义揭露了华夏教育体系下的阴暗面,将校园暴力与高考压力结合,展现了青少年在成长中的孤独与挣扎。”

 “……”

 尼玛,你们是会分析的。

 这算不算抹黑国内教育,难怪老外们喜欢。

 对不住了,我真不是这么想的,但老外们这么想他能有什么办法?!

 “导演陈愈通过细腻的叙事,让观众感受到‘疼痛的青春’,同时引发对法律和社会保护的反思!”

 variety则是认为:

 “影片虽然涉及沉重话题,但陈愈避免了过度煽情!”

 “而是通过细节,如主角的微表情、城市空间的压抑感传递情绪,这种克制让故事更具可信度!”

 呵呵。

 可信度?

 哎!

 他们只相信他们所相信的。

 行吧。

 你们开心就好,给个高分也行。

 陈愈只是想拍个霸凌题材,没想到这帮人上升到了国内的教育、校园暴力、不堪……难怪会这么高分,老外不就喜欢看国内的各种糟糕嘛。

 这属于电影节的政治正确。

 不过,还是有影评符合陈愈的心境,不得不说老外还是有正常人的,评语可谓是一针见血。

 “《少年的你》虽然设定在华夏,但校园暴力的主题,具有全球的普遍性和通用性!”

 “这题材在眼下这个全球紧密拥抱的环境下退出,可谓是时机适合!”

 “影片中两位主角的表演,赋予了角色深度,使得'受害者与施害者之间的模糊界限'更具冲击力!”

 “……”

 刘一菲念完场刊上面的内容之后,也不禁掩嘴笑了起来,整个人看起来眉飞色舞。

 “《卫报》夸的深得我心~”

 陈愈但笑不语,几乎所有外媒都在高度评价刘一菲的演技。

 《威尼斯时报》更是称她为“以近乎自毁的方式诠释了陈念的脆弱与坚韧”,尤其是法庭戏和剃发场景被视为“教科书级别的表演”。

 场刊更是用她光头的形象,当做了电影宣传的海报。

 只能说,这个光头造型,确实具有视觉冲击力。

 当初陈愈之所以没这么做,是因为怕刘一菲粉丝受不了;但电影节需要关注和流量,这样的海报无疑是最好的宣传。

 这也绝对是刘一菲,打的最漂亮的一仗。

 几人正在看着场刊上面的影评,身边也已经有人议论纷纷。

 他们看过场刊上的内容之后,便已经迫不及待的准备去看《少年的你》,这绝对是跨越文化隔阂的一部电影。

 威尼斯紧急加了几个场次,以满足所有参加威尼斯电影节的记者和影评人。

 至少能够让他们观赏这一部关于校园霸凌的奇作。

 几人回到了酒店,将刘一菲送回房间之后陈愈这才折返。

 临近半夜。

 陈愈揉了揉太阳穴,将电脑关掉之后这才躺在了床上。

 或许是因为今日处理的事情比较冗杂,以至于即便是躺在床上却也是头脑风暴。

 根本没有办法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