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人官色卷帘西风666

第1732章 孰轻孰重,不言而喻(第2页)


 这确实是个颠覆价值观的说法,从小到大,林海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所接受的都是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已经被写在基因里了,冷不丁听于振清一说,当然无法接受,可想反驳,一时又找不出合适的话来。


 “经济学就更是如此了,每个家庭都是构成社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家庭富足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才会充满活力,大河没水了,小河未必会干,相反,小河如果统统断流了,那大河才必干涸无疑。”于振清继续说道。


 林海沉吟良久,苦笑着道:“这个问题......涉及的内容有点深,一时恐怕很难说清楚,还是暂时别讨论了。”


 “我并不想和你讨论这个问题,我只是举个例子而已,无非是想告诉你,李光旭是个政客,他看问题的角度,和我是完全不同的,而所处在不同角度,得到的答案就完全相反,你不能说李书记一定是错的,当然,也不能认为我就一定是对的。”于振清笑着道。


 林海基本已经明白了,只是笑而不语。


 “李书记所做的一切,都是从政治正确的角度出发的,他需要蓬勃发展的经济势头,要看到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要漂亮的gdp数据和各项指标的上升曲线,所有这些,既可以充分体现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又能证明他的执政水平和能力。这没有任何问题,百分之九十九的领导干部都在这么做。但我是从纯经济的角度出发的,我看到的是危机四伏和矛盾重重,可惜的是,我所看到的这些,是不能摆到桌面上讨论的,或者说,不能由我们这个级别的人来讨论。用李书记的话说,我就是个不懂政治的蠢货,抚川真要落在我的手里,不出两年,非彻底乱套不可。”于振清苦笑着道。


 这句话,李光旭确实说过,林海听罢,也是会心一笑。


 于振清叹了口气:“远的不说,就说柳杖子矿吧,多好的企业啊,曾经是国内铅锌矿的领军企业之一,可这才不到十年的光景,就破败成了现在模样,实在令人心疼,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体制僵化导致的恶果,但我不这么看,我特别反对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体制僵化,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体制是死的,人是活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不就是人的观念转变在起作用吗!”


 这番话很有点振聋发聩的意思,林海听罢,也不免赞叹。同时也心生惭愧,这么长时间,自己并没有静下心来,深入细致的思考和钻研业务,而是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权谋之术上,实在是有些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