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 朝会争辩,乱作一团

 “陛下教训的是,微臣有罪。~x?h·u/l_i-a\n,.+c/o′m_” 

 即便听到朱标斥责李景隆,可此时那些个文臣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方才朱标称呼李景隆并非官职,更非少将军。 

 朱标乃是称呼李景隆小名九江,如此亲近的称呼,但凡是有些头脑的人,自然明白此次朱标压根不打算惩治李景隆。 

 只不过! 

 江自流却不似这般识趣。 

 “陛下,微臣有一疑惑,还望陛下恩准当面问询李少将军。” 

 “问!” 

 “多谢陛下。”冲朱标拱了拱手后,江自流转向李景隆垂手一拜,“敢问少将军,拿出银钱供给学子一日三饭,是以何名义?” 

 “自然是以朝廷名义!”李景隆没有多想,首接说道。 

 “那敢问少将军,钱财何来?” 

 “末将与允恭、邓镇等人,从各自府中支出。” 

 “这微臣便不明白了,既然是朝廷恩旨,以朝廷之名恩待学子,为何要让几位国公府出银?” 

 “届时那些学子是该感谢朝廷仁德还是应当感谢几位国公饭食之恩?” 

 “这....” 

 见江自流竟还抓着拉拢学子不放,李景隆一时有些烦躁,只不过仍旧耐着性子同江自流解释道。 

 “江大人不必有此顾虑。” 

 “国公府出银,学子并不知晓。” 

 “下官在意的,便是这学子并不知晓。”江自流猛地转向朱标,愈发朗声奏道。 

 “正所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日后学子及第,入朝为官。” 

 “自然知道如今饭食乃是国公府所出,届时这些士子岂不是要感念国公府的恩情?” 

 “陛下!” 

 “历来都有权臣借科举丰满羽翼,让臣在意的不是功夫做在表面,臣担心的乃是高风亮节之下,另有图谋。” 

 “放肆!”李景隆虽是好脾气,可徐允恭、邓镇二人却忍受不了如此诋毁。 

 当听到江自流竟诋毁他们父辈乃是权臣,更说他们此行故意为之,乃是为拉拢学子。 

 二人难掩怒意,当即出声斥道。 

 “我等父辈随太上皇定鼎开国,然从不涉朝堂政务,只知听命天家,领兵攻伐。” 

 “想我等父辈也有一年之久从未他踏出朝堂,怎的在你嘴里,竟成了权臣一流?” 

 邓镇刚一说完,徐允恭也跟着没好气道:“历来朝堂诞生权臣,皆因天子羸弱,难压佞臣。” 

 “如今陛下圣明,治国有方,安能有什么权臣?” 

 “我等父辈战功赫赫,毫无私心,怎的在你口中竟如此不堪!” 

 伴随二人声音落下。¨嗖`嗖·小\税_罔? !冕!费*跃?黩¨ 

 大殿众人表情各异,而龙椅上坐着的朱标却是微微扶额,有些头疼的揉了揉眉心。 

 倘若邓镇、徐允恭二人不出班反驳还好。 

 可他二人标榜父辈功绩,自然会引得朝中文臣不满。 

 且不说此次灭倭一战,封赏诸位将帅金银颇多,己令不少文臣心中羡慕,萌生嫉妒。 

 单是此次科举选李文忠为主考,任命他们这些勋贵子嗣为副考便己让许多文臣眼红。 

 和朱标预料的一样。 

 就在徐允恭、邓镇二人声音落下的瞬间,却见一众文臣纷纷出声反驳道。 

 “几位国公居功甚伟,自不必说。然我等臣子竟不比几位国公之万一,就连几位少将军我等都是不及?” 

 “科举本是考究学问,没曾想我等研学艰辛,寒来暑往。最后学问竟也不及几位少将军。” 

 “今日几位少将军厚待学子,今科士子及第自感念国公府。怕不是用不了多久,我等文人要以勋贵将帅之令唯命是从!” 

 殿上文臣越说越是激动,言词也愈发激烈、悖礼。 

 见此情形,朱标却是丝毫都不感到意外。 

 自打先前任命武人为科举主考之时,朱标便己料想到如今情形,朱标便也想到文臣必有不满。 

 如今借李景隆等人的错处,这些文臣自然要将心中委屈尽数说出。 

 当然。 

 朱标自然明白这些文臣此刻所言,都是说给自己听的。 

 而看着殿上十数名文臣看向他们,疾声质问。 

 李景隆、徐允恭等人表情茫然,他们竟没想到会是如此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