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 朝会争辩,乱作一团(第3页)
 “下官自不敢与诚意伯相提并论。” 
 “只不过.....” 
 江自流顿了一下,旋即看向李景隆几人,幽幽说道:“几位少将军家门显赫,所言所行皆代表几位国公。” 
 “所以今后还望几位谨言慎行,似今日这般隐有僭越之事,断不可再发生。” 
 “哼~” 
 邓镇心下不服,当即便要争辩。 
 可不等他出声,却见江自流又重新换上朝会首谏的架势,迎着邓镇那不屑的目光便看了过去。 
 “邓少将军,陛下罚俸便己证明下官所言并非托大。” 
 “以国公府厚待赶考学子,确有不妥,也有僭越之嫌。” 
 “邓少将军如此不屑,是觉得几位无错,还是以为罚俸半年的处罚太轻了些?” 
 “你.....” 
 “邓镇!” 
 就在邓镇怒火上涌,作势便要上前之时。 
 徐允恭、冯胜二人忙将他拦了下来。 
 紧接着却见李景隆冲着江自流微微拱手道:“江大人教训的是,今后我等几人自当谨言慎行。” 
 “倘若日后我等几人行为有失,还望江大人能及时提醒,教训规劝!” 
 “好说。” 
 应了一句后,江自流抬腿便要朝殿外走去。 
 而等他江自流刚走出两步,一旁的邓镇也不管他是否能听到,当即满心不悦冲李景隆几人说道。 
 “为何拦我!” 
 “这家伙颐指气使,竟还敢大言不惭教训咱们。” 
 “方才若不是你们阻拦,看我不把他门牙敲掉!” 
 听到邓镇在后方撂狠话,江自流却也全不在意。此刻非但没有半分惧意,反而愈发挺首腰杆,大步朝前走去。 
 而见江自流己然走出大殿,李景隆这才转向邓镇小声嘀咕道。 
 “若你果真动手,岂不是将把柄拱手送给那些文臣?” 
 “届时文臣弹劾你行事鲁莽,拖累陛下处置你不说。” 
 “那些文臣必会谏言我等几人年少轻狂,难当科举副考大任。” 
 “如此一来,陛下方才定下武人主考的规矩必是朝令夕改不说,还要劳烦陛下再寻科举考官!” 
 甚至包括邓镇在内,李景隆几人都很清楚。 
 因大封有功将帅,以及任命武人为科举考官。 
 他们这些功勋二代,甚至就连他们的父亲,此时都被朝中文臣紧盯。 
 但凡出现半点差错,那些个文臣必将像苍蝇见到屎一样,蜂拥而至。 
 所以当下。 
 他们几人断然不能出错。 
 至于江自流! 
 和朱标看法一致。 
 李景隆、徐允恭、冯诚三人都能看的出来,江自流绝没有意图科举考官之意。 
 方才朝会率先谏言,也不过是尽了言官的本分罢了。 
 因此面对江自流的教训,李景隆也压根不打算和他计较。 
 毕竟自古以来,能入御史台的言官一个个都是不怕死的犟种。 
 他们这些人死都不怕,就怕失名失节。 
 所以简单哄着他,此时也就罢了。 
 “而且!” 
 徐允恭扯了下邓镇的衣袖,示意他看向正朝殿外走去的一众文臣。 
 “陛下定下武人主考的规矩后,不仅方才谏言的几人,就连李俨、詹同这些老臣,脸上也多有失落。” 
 “倘若说方才谏言的那些文臣另有他图,乃是为了科举考官。” 
 “那詹同、李俨等人,则断然没有这份私心。” 
 “之所以面露愁容,也是认为陛下太过倚重咱们这些武人。” 
 “方才一旦你真的动手,殴打了江自流。” 
 “届时弹劾你的便不仅仅是那些意图科举考官的文臣,甚至就连詹同、李俨不说添油加醋,最起码也要置之不理!” 
 待徐允恭说完,邓镇微微一顿,不由沉思了起来。 
 而一旁的李景隆却很是认同点了点头。 
 实际上。 
 方才朱标的态度,饶是他也有些始料未及。 
 毕竟在李景隆原本的设想之中。 
 他们几个拿出家中银钱,将朝廷因灭倭一战给他们各家的赏赐拿出来,用于恩待赶考学子。 
 饶是他也觉得有些僭越不妥。 
 甚至李景隆都做好被朱标训斥一番的准备。 
 可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