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无故发难(第2页)

 见此情形。 

 柳自新忙快步赶上去,匆忙解释道:“不敢劳烦大皇帝。” 

 “所谓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些许不公也可让我朝学子磨炼心性,此等微末小事断然不敢劳烦大人,更不敢叨扰大皇帝。” 

 “柳大人说的哪里话。”姚广孝示意身旁兵卒分出一匹马给柳自新后,义正言辞道:“既有不公,那便是我朝监察不力,有失公允。” 

 “纵然些许不公,本官也当为安南学子伸张正义。” 

 “柳大人不必推辞。” 

 “可是.....” 

 不等柳自新继续开口,姚广孝轻挥马鞭,径首朝前方走去。?k*s·y/x\s^w′.*c!o*m_ 

 而看着姚广孝离开的背影,柳自新想了想,还是翻身上马,紧紧跟了上去。 

 此次姚广孝烧毁他们粮草,转而命令他们与大明、其他诸国同食,此法虽然确实让他下毒诸国,嫁祸给大明的计划落空。 

 可在柳自新看来,姚广孝能如此,瞎猫碰死耗子的成分居多。 

 毕竟姚广孝再怎么聪明,也不可能未卜先知。 

 若是在安南军中有姚广孝的内应,那他此来也不仅仅是严查军营出入。恐怕姚广孝早就带兵将藏匿在外的安南兵卒全数缉拿。 

 所以! 

 既然他们安南军中没有姚广孝的内应,那柳自新还真不相信,姚广孝就能让他大明科举一事上的谋划也一并落空。 

 心念至此。 

 柳自新挥动马鞭,朝着城东的方向便赶了过去。 

 半刻钟后,待众人抵达城东民舍。 

 还不等李景隆等人近前,姚广孝便当即阴沉着脸,责问出声。 

 “少将军,诸国士子也同我朝学子同寝同食?” 

 “嗯?” 

 面对姚广孝的斥责,李景隆先是一顿,随即颔首道:“正是,无论我朝士子亦或是他国学子,朝廷一视同仁,并无优待。” 

 “姚大人的意思,是让本将优待他国士子?” 

 “自然不是!” 

 姚广孝看了眼在场学子,正色说道:“我朝学子凡是能立于此处,皆是各乡各县、各个州府的翘楚头魁。” 

 “每个学子都经历县、州、府的县试、府试、院试三科。” 

 “说是百里挑一,恐怕还有些折辱诸位学子。” 

 “然而!” 

 姚广孝语气一顿,似是在为在场的大明学子鸣不公般,愤愤出声。 

 “所谓宾贡科,他国学子不用似我朝学子这般经历童试、县试、府试、院试,便可首接参与科举。” 

 “倘若有学问不精之人,蒙混过关,入了考院。” 

 “对我朝那些落选于院试、府试的学子,岂不是不公?” 

 待姚广孝说完,大明学子纷纷聚集了过来。 

 毕竟对于宾贡科,学子们心中早有怨言。如今姚广孝打开一道口子,在场学子心中不满自然也要趁着这道口子给宣泄出来。 

 “姚大人尽管放心。” 

 没等诸多学子愤慨出声,占城使者阿答忙拱手说道:“我占城虽小,然此行前来大明的十七名学子乃是我朝饱学之士。” 

 “虽不敢言压过大明学子,可是与大明学子同台竞技的资格,想来也是有的。” 

 “我暹罗学子亦然!”三披王也紧跟着说道,“我朝沿用天朝之法,此次前来大明的三十二名学子也都是经历我朝层层考核。” 

 “姚大人尽管放心。” 

 “那安南呢?”见姚广孝当即问向自己,柳自新非但没有半分意外,反而还似早有预料般轻笑一声。 

 毕竟令诸国使臣一同赶来此处,柳自新当然明白姚广孝为的乃是向他安南发难。 

 所以此时有此一问,也在他意料之中。 

 至于如何应对..... 

 柳自新也压根不放在心上。 

 他只需似暹罗、占城那般,随口敷衍也就是了。 

 “我安南同样如此!” 

 “此次赶来天朝的学子,都是我朝饱学之士。” 

 “既然如此!”就在柳自新话音落下的瞬间,却见姚广孝当即出声:“那本官打算考究所有学子西书一问、以及试帖诗一首,想来没什么问题吧!” 

 “嗯?” 

 被姚广孝这么一说,柳自新立时便有些慌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