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 章 该让位了?

 “嗯.....” 

 铁铉声音刚一落下,李善长心头立时咯噔一声。^萝+拉+暁-说¨ ~埂¨薪/醉^全′ 

 紧张之下也是下意识的攥紧了方才朱标交给他的奏疏。 

 “铁御史一心为国,乃我朝之幸。” 

 “不过陛下圣明,一切当由陛下明断才是!” 

 “嗯。”铁铉应了一声,随即便同朱樉几人大步朝谨身殿的方向走去。 

 待几人走远,李善长赶忙打开手中奏疏。 

 这不看还好,当看到奏疏上赫然写着他弟弟李存义的名字时。 

 本就年迈的李善长只觉眼前一黑,身子趔趄赶忙撑着一旁的墙壁方才站稳。 

 怪不得! 

 怪不得铁铉对他冷言冷语,原来是稽查到了李存义的过错。 

 更让李善长觉得后脊发凉的,乃是这封奏疏竟是朱标交给他的。 

 如此一来,他竟想不明白朱标打算如何处置李存义,更不知会不会因此牵连他李善长。 

 待走进马车后,李善长再难抑制心头担忧,忙打开奏疏仔细翻阅起李存义的罪状。 

 “李存义任项城知县,为官中庸,少有政绩。” 

 “往来官员多有宴乐。” 

 “锦衣卫探查其家,府库银两三千余,名下田舍数十.....” 

 “因其乃韩国公胞弟,故臣不敢贸然查之。” 

 待看到如此字眼,原本便极为紧张的李善长,此刻更是不由惊出一阵阵冷汗。 

 为官中庸,少有政绩这些都还好。 

 大不了免官便是,他也不希望李存义继续当官。 

 至于府库存银几千两,名下田舍数十亩,这些虽不是李存义知县俸禄所能购置的。 

 可终究是他李善长之弟,名下多些财产也无可厚非。 

 毕竟锦衣卫还未查明李存义的确有搜刮民脂民膏的明确罪行。因此李存义名下的财产,尚且还有转圜的余地。 

 最让李善长紧张的,到底还是就给往来官员多有宴乐。 

 要知道,李存义区区一个知县,在百姓眼中是父母官。可在京官,甚至放到地方官场,七品知县乃是最末流的存在。 

 路经项城的各级官员自然与李存义多有宴乐,自然也不是冲李存义知县的官职。 

 各级官员自然是冲李存义有自己这个韩国公的兄长。 

 所有让李善长最为忌惮的,乃是他不知李存义究竟打着他的旗号,做了什么事。 

 倘若真是违法乱纪,欺压百姓。 

 到时候一个管教不严,断然也是糊弄不住朱标这个天子的。¨小.税c?m¨s′ `首_发, 

 “不回府了,改道诚意伯府!” 

 自打胡惟庸被处置后,李善长便也与其先前的党羽门生彻底划清界限。 

 眼下除了刘伯温,他还真不知道该同谁商议。 

 片刻功夫。 

 待将李存义之事说完后,李善长眼眸微转,赶忙继续道:“今日朝会陛下召铁铉、马虎、谢全三人回京,接下来自然是让他们三人留任京城,委以重任。” 

 “想来为陛下献改土归流妥善施行之策后,我也是时候该告老还乡了。” 

 即便李善长没有首说,可那略有颓靡的语气,刘伯温自然能听出落寞之意。 

 想来是误以为朱标要他给铁铉三人腾位置,这才有了几分鸟尽弓藏的悲楚。 

 然而话又说回来。 

 无论是对他,还是对李善长来说,能在这年纪全身而退,乃是梦寐以求的好事才对。 

 “善长兄怕不是以陛下鸟尽弓藏,厌弃于你?” 

 “诶~”李善长重重叹了口气,也算默认。 

 可此时刘伯温却突然出声笑道:“善长兄,陛下若真是厌弃于你,为何不将李存义之事摆在明面上,首接将你罢免?” 

 “倘若有心让你给铁铉三人腾出位置,为何没有命铁铉于朝上弹劾李存义?” 

 “善长兄怕是多想了。” 

 “如今你在朝中仅有爵位,并无官职。况且先前诸事,甚至就连今日这改土归流一事,陛下都特召你入谨身殿详谈。” 

 “说陛下厌弃于你,有意让你致仕还乡。这话我却是不信的!” 

 “嗯....” 

 “不过善长兄方才一言,却也是中肯!”刘伯温抿了口茶,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