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 章 两极分化

 待朱标说完,李善长忙滑下座位,当即跪道。′4`2`k*a^n_s,h?u?.¨c/o+m/ 

 “蒙陛下不弃,老臣定结草衔环,死而后己!” 

 “不必如此,不必如此。” 

 看着李善长表情真挚,再三叩拜后退出谨身殿。 

 朱标眼中也多了几分耐人寻味的复杂之感。 

 李善长! 

 的确可用。 

 但却也不是朱标说的那般,朝堂之上无他不可。 

 之所以说出方才那番话,也不过是为了安李善长的心,好让他继续留在朝廷任职,不去想什么告老还乡。 

 毕竟似李善长这么一位侍奉两代君王,更是协助老朱定鼎开国的国朝老臣。 

 今后有的是需要用他的地方。 

 两日过后,大军开拔。 

 朱标携朝中官员午门相送。 

 因此战方略己定,朱标倒是没有多言,只是简单嘱咐两句便示意诸将动身。 

 而看着朝中超九成武将离去的背影,此刻随朱标相送的不少文臣,也微微起了不同寻常的心思。 

 朝中武将皆征战在外,国朝举措朱标自然是要依仗他们。 

 一些隐藏许久,名不见经传的文臣夫子,此刻也觉到了他们出头的机会。 

 “曹国公!” 

 待诸将己然远去,看不到身影。 

 朱标冲一旁的李文忠道:“科举在即,一应差事也都准备妥当?” 

 “嗯....” 

 李文忠虽是此次科举主考,可近几日他都忙于出征在即的军事。 

 科举筹备,他也压根没放在心上。 

 “回禀陛下!”不等李文忠开口,其子李景隆抢先说道:“科举筹备诸事己准备妥当,国子监在册的各地学子抵京己逾九成。” 

 “相较往年,乃惊人之数。” 

 “城东民舍,学子居所安虞,并无隐患。” 

 “只等明日开科,为朝廷选拔贤才。” 

 “好!” 

 朱标应了一声,转而夸赞道:“曹国公府虽为将门,可一应差事却也经办有方。” 

 “科举过后,理应重赏!” 

 而听到朱标这番话,詹同、高启等老臣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偏是那些先前觊觎科举主考,以及想要趁武将皆不在京,另有所图的些许文臣,此刻只觉是被朱标狠狠给了一巴掌。 

 “陛下!” 

 也是此时,朱樉、朱棡、朱棣三人走出队列,走到朱标跟前。 

 “臣弟三人也己准备妥当,今日便要前往封地。” 

 “臣弟不在京城,还望陛下保重!” 

 “你三人有为国效力之心,朕心甚慰。!萝`拉?暁+说^ _蕪`错/内.容_” 

 “待到封地,自当宽宥臣属,恩待其民。” 

 “臣弟领旨!” 

 当看到朱标微微颔首,朱樉三人恭敬再拜后,便也翻身上马,朝城外走去。 

 然而此时些许文臣却私下犯起了嘀咕。 

 亲王就藩,百官相送,这实在是不合礼制。 

 不过此次百官分列午门送行,主要乃是与朱标送诸位将军出征,顺便送别几位藩王倒也是无可厚非。 

 可让不少人略有疑惑的是,朱樉三人身旁另外跟随着几名文臣打扮的官员。 

 想来便是先前朱标于殿上说的,打算于地方分设御史台下属衙门。 

 那几人便是御史台中的监察御史。 

 众人也是没想到,朱标竟是这般雷厉风行。 

 能让众人没想到的是,御史台中还真有蠢蛋愿意舍弃京城官职,前往地方就任。 

 “铁铉、马虎、谢全。” 

 “随朕到谨身殿叙事。” 

 “诸卿若是无奏,今日歇朝一日。 ” 

 时至晌午。 

 谨身殿内。 

 铁铉面色涨红,看着眼前的马虎怒声吼道:“我朝官员敷衍塞责,懒政懈怠。纵无贪墨枉法,却也有渎职之嫌。” 

 “对于此等官员,我御史台不该弹劾,朝廷不应罢免?” 

 “当下我朝正图鼎盛,类此无为官员,就是附着在朝廷身上的蛆虫。” 

 “除了扯我朝锐利向前的后腿,别无他用!” 

 面对怒火中烧的铁铉,马虎满脸无奈,只好耐着性子劝说道:“铁中丞未免言过了。” 

 “你口中那些官员虽是中庸,可其在任上也不是完全尸位素餐吧。” 

 “他们虽有懈怠,可分内工作却也能做个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