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赃款追源(第2页)

 

“是是是,大人说的是。”

 

知道当下禹哥儿的父亲同意送去官学并没有什么示范作用。

 

老朱看向面前一众百姓,继续说道。

 

“方才谢良辰、赵平夺朝廷恩旨,自己冠名施恩百姓,从中克扣朝廷分发给百姓的赏赐、银两。”

 

“如今奸佞已除,你等日子自然愈发好过。”

 

“若家中孩童聪慧好学,也该送入官学之中,将来没准还能考个功名,当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见这些百姓感触不深,老朱眼眸一转,随即继续道:。

 

“你等试想。 ”

 

“倘若读书无用,谢良辰、赵平等人为何要将自家后辈送入官学?”

 

当下禹哥父亲也明白老朱是想借他家之事,劝学一众百姓。

 

微微一顿后。

 

禹哥父亲连忙稳定心神,尽可能让自己的声音没那么颤抖,当即冲老朱道。

 

“大人,能考中功名的都是天上文曲星下凡。”

 

“我等贫苦之家的孩子,可有机会考中功名?”

 

“自然是能!”

 

老朱顺着禹哥父亲的话,继续说道。

 

“陛下取才,不拘一格。”

 

“诸位可知陛下特开工试之初,中榜之人皆是民间工匠。”

 

“况且自古寒门多出贵子。”

 

“我朝大儒宋濂宋学子,幼年家中孤苦,破败闭塞。”

 

“然穷困潦倒坚定宋学士求学之心。”

 

“陛下早年,也是蒙宋学士开蒙。”

 

老朱虽未提及帝师二字。

 

可仅论学问,宋濂也绝对当的起帝师之名。

 

自然!

 

听到老朱这番话,众人也都下意识看向身旁自己的孩子。

 

他们虽不奢望自家孩子也能似宋濂那般,有朝一日成为天子的老师。

 

可即便是得个功名,那属实是光宗耀祖。

 

也是见火候差不多了。

 

禹哥父亲旋即冲老朱跪拜,高声喊道。

 

“小人谨遵大人教导,明日便送禹哥儿到官学读书!”

 

“好。”

 
当看到老朱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随手摸了摸禹哥儿的脑袋。

 

一众百姓也纷纷出声,也都愿将自家孩子送入官学。

 

毕竟他们虽不知道老朱究竟是何种身份,可看到晋王都是毕恭毕敬。

 

百姓们自然能想到眼前的老朱乃是朝中高官。

 

倘若自己孩子今后果真能中榜入仕,进入朝堂。

 

那眼前老朱这位大官,便是他们孩子的劝学之师。

 

将来没准还能受到提携。

 

一时间。

 

无数百姓纷纷出声,甚至有的将自己孩子推到老朱跟前,好让老朱有几分印象。

 

见此情形,老朱很是满意的笑了笑,转而便也同朱棡等人离去。

 

而处理完事后的琐碎细则。

 

正当老朱、马秀英、汤和、王弼,还有朱棡在县衙一同用饭之时。

 

龙骧卫左护军快步赶了过来。

 

“有何事?”

 

“太上皇容禀!”

 

“赵平府上虽也抄出许多银钱,可与谢良辰方才所言对不上号。”

 

“纵然赵平先前为官清廉,没有贪墨半分银钱。”

 

“可属下从赵府只抄出三千余两。”

 

“谢良辰在高台所言,赵平借贱买百姓粮食得利的一千多万两银子,不见踪迹。”

 

“还有此事?”

 

朱棡一个没忍住,直接冷呵出声。

 

还不等老朱发问,却见朱棡转向老朱正色说道:“爹,接到大哥要惩治谢良辰的圣旨时。”

 

“儿子便命人将赵府给监视了起来。”

 

“您抵达太原后,儿子更是派兵前往赵平家中。”

 

“想来他断无转移这些银钱的可能。”

 

也就在朱棡话音刚落,老朱沉吟没有出声之时。

 

修武县的差役快步赶了过来。

 

还不等老朱出声询问,那差役直接跪在地上,浑身颤抖,不敢言语。

 

“出了何事!”

 

“回晋王殿下。”

 

“一众百姓吵嚷着要拿先前被赵平贪墨的卖粮银子。”

 

“这.....”

 

闻听此言,朱棡面容一僵,当下竟也有些不知所措。

 

按理来说。

 

赵平等人借买粮卖粮,从百姓手中贪墨的一千多万两银子,的确应该归还于百姓。

 

毕竟依照先前朝廷的恩旨。

 

这些卖粮银子也的确属于这些百姓。

 

只是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