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人治?法治?(第3页)

 

“三叔公细数先前功劳,可你犯下的罪行为何不说?”

 

“且不说诱导咱们村中百姓弃文从商,于朝廷而言本属大罪。”

 

“单是三叔公手上沾染的人命,便足够斩首示众了。”

 

“我何时杀过人?”

 

赵三叔公情绪激动,立时怒吼。

 

反观赵廷和却是一脸淡定,细细数来。

 

“村头赵宽家的丫头,因不满你说媒,不愿嫁给邻村那个瘸子。”

 

“你便说那丫头行为不检,每逢半夜便要与男子在田地私会。”

 

“后来赵宽一家被村人指指点点,婆娘自杀,丫头痴傻,最后赵宽不堪其苦,在锅里放了耗子药,和那丫头一起自尽。”

 

“这一家人的性命不该算你头上?”

 

“这.....”

 

“赵大在田地里作活,因天气炎热便脱了上衣,光了膀子。”

 

“李杏姐不过是从天边路过,瞥了一眼。”

 

“你便说李杏姐浪荡成性,将她吊在树上,扒了裤子,羞辱至极。”

 

“最后让李杏姐连夜逃乡,生死不知。”

 

“诸如此类,三叔公犯的罪孽还少?”

 

“那都是他们咎由自取!”

 

没有理会赵家三叔公情绪激动之下的无赖反驳,赵廷和看向周围一众百姓。

 

“三叔公的确做过不少好事,可也犯下了诸多恶性。”

 

“究其根本,乃是善恶皆因他一人而定。”

 

“若他今日喝了顿酒,心情舒畅。但凡恶行也要被谅解几分。”

 

“可若是他今日与旁人拌嘴,心情不悦,但凡好事也要被训斥两句。”

 

“诸位乡亲,国有律法,约束万民。律法行文,刻于华表,无所更改。”

 

“你们是愿意将性命交给一个人,任凭他们好恶而定。还是说将规矩还给朝廷,以律法评定善恶。”

 

“......”

 

哪怕当下众人一片沉默。

 

可赵廷和却能看的出来,眼前这些百姓已然有所动摇。

 

此刻。

 

赵廷和缓缓将目光看向三叔公,沉声说道。

 

“似你方才所言,县太爷公务繁忙,若是遇到奸佞贪官,自然不会理会境内百姓死活。”

 

“各家有了委屈,也不能立时上门为其撑腰。”

 

“可当今陛下爱民如子,晋王还有一众官员,更是对百姓心怀仁慈。”

 

“更不需说先前被杀的监察御史陈明就是为了稽查地方官员是否不法。”

 

“于此而言,若有涉及律法所行诸事,自有县太爷为我等百姓主持公道。”

 

“至于邻里纠纷。”

 

“朝廷准各村推选村长、里正,衙门登记。由村长、里正平息日常些许纠纷。”

 

“然而诸位以族中长辈自居,以族长之名训斥百姓,并非村民推举出来的村长,更没有在官府登记造册。”

 

“似这般行径,三叔公还要冠上公正之名?”

 

听到赵廷和侃侃而谈,显然是铁了心要和自己撕破脸。

 

此刻赵家三叔公也不做辩驳,转而眸中不屑,很是随意的瞥了他一眼。

 

“赵大人是一定要杀老夫了?”

 

“国法难容!”

 

“那赵大人就不想想,你刚入仕途便立即杀了同村族长,还是同族长辈。”

 

“其他官老爷如何看你?”

 

“忘恩负义,小人得志?”

 

和其他村民不同,赵三叔公和县令打过交道,自然明白文臣最在乎的便是名声。

 

“再有!”

 

赵三叔公看了眼赵廷和的老娘,语气略带讥讽的同时夹杂着些许威胁之意。

 

“杀同村族老,你家今后怕是在赵家村要人人喊打。”

 

“自然。”

 

“赵大人如今乌鸦变凤凰,当了大官。自然能带自家老娘到京城生活。”

 

“可你家的祖坟怕是迁不走吧。”

 

“你娘也到古稀之年,难不成你要看她死了以后,不能落叶归根,葬在祖地?”

 

伴随赵三叔公声音落下,赵廷和的母亲当即便慌了神。

 

只不过赵廷和却依旧面色平静。

 

正当他准备下令将赵三叔公等人押至县衙之时,一旁的朱棡猛地开口道。

 

“赵御史,姑且将这些族老关在村中,听候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