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画地为牢(第3页)
朱桢看向面前的十二人。
“诸位将军以为呢?”
“如今是想随赵将军留在村中,还是前往三司,为国效力?”
“殿下恕罪,我等追随赵大哥。”
十二人无一例外,都说要追随赵青。
对于这点,朱桢却是一点都不意外。
不过让朱桢不明白的是,赵青为何对这保平村如此执着,甚至到了偏执的地步。
“也罢,赵将军既然让步,小王也该见好就收。”
“倘若将来赵将军心意回转,还请几位将军一同前往凤阳三司,为国效力。”
“那是自然。”
语罢,朱桢看了眼神龛上那些牌位,领着朱梓便朝祠堂外走去。
今日这番说辞,乃是他与朱梓昨夜深思熟虑,仔细斟酌过后想出来的。
朱桢本以为这番话,加上赵青昨夜也看到村民都有从军入仕的意向。
那赵青必会回转心意,带领保平村村民前往凤阳三司。
可让朱桢有些失望的是,赵青也不过只是不阻拦他带村民离开罢了。
“八弟,你说那赵青为何执意留在保平村?”
“六哥你先前不是说了吗。”
“赵青带着百余名村人青壮,投效父皇。”
“而后这百余人战死沙场,赵青自觉愧对村中乡亲,故而迟迟不愿回村。”
“之后。”
“待父皇开国,他与那十二人颇有战功,自觉有脸面回乡面见家乡父母。”
“可等他们回村之后才发现因他们从军的原因,其村落被张士诚屠了大半,剩下的村民也死于元兵屠刀之下。”
“想来那赵青更是愈发自责。”
“说到底,皆是自责二字。”
言至于此,朱梓甚至有些同情赵青。
倘若设身处地想一下,赵青带着十二人回村之时,必然也是下了好大的决心。
毕竟对他而言。
乃是他带着百余名村民离开的村子,如今回来的却只有他们十三人。
恐怕一路上,赵青内心都在挣扎着如何给那些死去弟兄的父母交代。
然而更让赵青崩溃的是。
他准备一路的说辞,最后竟无人诉说。
回村之后,那些抚养他长大,照顾他的村民竟都死于贼兵之手。
最主要的是。
当时张士诚已除,北元也被赶回了大漠。
赵青想要报仇都寻不到人。
不用想也知道,当时候的赵青定然比死还要难受。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这十多年来,赵青一直画地为牢,不愿走出保平村,更不愿让现如今的村人离开村子。
而看到朱梓说的如此明白,当下朱桢不免来了几分兴致。
“八弟你是已经有主意了?”
“差不多。”
“赵青之所以画地为牢,无非是觉得对不住先前给过他恩惠的村民。”
“那只要让他补偿便是了。”
“补偿?”朱桢有些意外的看向朱梓,“先前的村民早已离世,甚至连坟头都找不到。”
“想要让赵青补偿,从何说起?”
“六哥,生者缅怀故人,无非多加恩荣罢了。”
朱梓理所当然道,“臣弟昨日翻看县志时便发现,保平村人口众多,而如今这些村民都是洪武二年, 赵青从各地搜寻而来的孤儿。”
“而这些孤儿祖籍却都在河南。”
“你是说....”
“没错!”朱梓眼前一亮,当即说道,“这些孤儿,多半是赵青先前村中百姓的后人。”
“而赵青一股脑将这些孤儿尽数带回来。”
“想的也无非是宁可错抓,也不愿遗失任何一位恩人骨血。”
“可说到底!”
朱梓眸光一冷,神情很是冷漠。
“张士诚所部屠过一遍,元兵也屠过一遍。”
“如今保平村的村人虽说有可能是先前接济过赵青的村民后人,可多半却也不是。”
“先前村人,恐怕早已在两场屠杀之中尽数殒命。”
“嗯.....”
哪怕知道如此说,对赵青或许有些残忍。
可朱桢也不得不承认,朱梓说的的确是事实。
“那你的意思呢?”
“一盆冷水浇醒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