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捅娄子反方向的闲鱼

第1115章 学校(第2页)

整体教育和认知没有上来之前,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就是靠工资和物质奖励。

这个事情只能慢慢来,不能一刀切。

这又让许大茂想到了牢宋,那时候真的就是纯靠钱,就是靠钱。

打个仗吧,就要先发钱,不发不打。

还有那个牢民秃子,每逢战斗之前必发钱。

现在说什么不靠物质奖励,还是那句话,步子迈的有点太大了。

本来是三方同心同力,三位一体,但其中二位联手了。

当军。

正。

当一伙人去半强制的接管了报纸,事情就彻底有些失控了。

因为有的人说话不管用了。

报纸上也没有了争论,有的只有两家唱和之言。

不说事情的好坏,但也确实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是因为暂时停止了高考,所以要有新的教育渠道。

想要上大学,只能靠推举制。

建学校,兴教育。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各个地区地方,都要搞一所学校,也是所谓的‘五七学校’,就这个学校,所承载的是很多人的梦想。

所有的公社都要有一所这样的学校。

用于培养人才。
而且可以推举优秀的人才去读大学。

不能说每个公社都有,但大部分地方都有。

这也是把教育普及到基层的开端,也是第一步,有了这一步,才有后面的事情。

之前说过,公社是县的下一级单位,属于是乡镇。

只要读了这个学校,只要努力,那无论什么乱七八糟的血统,真的就能读大学。

读大学就等于飞黄腾达。

对于种地一辈子的农民来说,这就是天大的好事。

从这时开始,读书教育才真正下了乡。

顺带说一下,划分出身,有些人是没有资格去学校读书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总之兴建这样的学校,是一件大好事。

给了种地的农民一条路。

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许大茂收到了一封信。

怎么说呢,让许大茂有点意外。

因为写信过来的是校长,首都大学的陆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