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死囚天牢,岳大将军(第2页)

那一次的大放,满城百姓欢呼。

古人也是人,也需要抒发压抑,经年久月的遵守宵禁,开放一次必然会被所有的压抑迸发。

因此,那一次大放宵禁让整个临安城的夜晚很红火。

然而,火不过今晚……

……

千载难逢的一次大放宵禁,原因是大唐使团的到来。

无论赵构还是南云官员,都需要用这种方式让百姓产生一种误解,大唐来谈判是友好的,战争马上就可以结束,由于两国和谈必然成功,因此不设宵禁作为议和的庆典。

古代百姓大多无知,只知道今晚可以随意上街,小商小贩们努力招揽生意,穷家门户则是趁机招揽一点散活……

穷者在为生机,富者大肆掏钱,因此,这一夜的非常红火。

从后世经济学角度可以分析出来,报复性消费必然会引发短暂的繁荣,虽然这种短暂繁荣对于富贵之家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对于穷苦之家却是难以形容的机会。

所以哪怕宵禁仅仅只会带来短短一夜的爆炸性收入,但却比得上平日里一个月甚至两三个月的收入,因此街面上的每个百姓都是喜气洋洋,打从心底感觉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日子。

武清风继续在街面上走着,耳畔不断听到百姓的欢喜嘈杂,连一些尚在懵懂的小娃娃,也在用稚嫩的声音说着大唐使团到来的好处。

作为一代智者,他心里很清楚这种情况的可怕。

因为,这是民心之谢啊!

云朝千载难逢的大放宵禁,竟然由大唐使团的到来而开启,对于窘迫生机的穷苦百姓而言,这一夜的繁华和火热让他们多了收入,因此,心底那种感激难以抑制。

这种感激对于一个王朝而言很可怕……

因为这意味着民心潜意识的向往感……

可是,能阻挡么?

武清风下意识的看向长街,目光望着百姓们脸上的欢喜,忽然他一声长叹,心中放下了阻挡的想法。

“历史车轮,惶惶大势,也许,就该如此吧。”

这位老人默默一声感慨,饱含着一种无力的萧索。

他这次被大唐放回来,原是满心充满了斗志,准备再次扶持自已的弟子,重整已经日渐消弭的南云,然而今日连续经历和目睹各种事情之后,他心中的斗志不知不觉仿佛如雪消融。

“也许,这样就挺好!”

“南云能撑住几日,就撑几日,如果撑不住,那就由大唐接手吧。”

这位老人心里默默想着,继续在长街上慢慢行走,他耳听着街上百姓的欢喜之声,不由得苍老脸庞浮现了一抹温柔。

作为一代智者,他很想守护百姓民生,可他睿智的心神明白的很,他不具备让南云百姓幸福的能力……

他更清楚的是,他的弟子赵构也不具备这种能力!

南云由于是依仗氏族大阀的力量建立,必然会被氏族大阀掌控着九成以上的利益,恰恰这些利益都和百姓息息相关,如果想要百姓过得好就得让氏族过的不好!一旦让所有氏族大阀过的不好,整个南云必然会被氏族联合起来弄死。

因此,哪怕是他的皇帝弟子也只能有心无力。

皇帝如果把氏族得罪太狠,在宫中莫名暴毙也是很可能的啊!

自古所谓,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武清风作为一代智者很清楚,自古以来世家从未被真正清除过,哪怕是唐末黄巢杀的那么狠,也只不过是动了九牛一毛而已。

“或许,他可以……”

也不知为何,武清风的眼前浮现一个人的脸庞。

“也许,这世上只有杨一笑可以!”

这位老人有些恍惚,神情有些出神,但他眼前浮现的杨一笑脸庞,却似乎变得越来越清晰。

今夜满街百姓的欢喜,不就是因为杨一笑派来使团么!

……

历来大放宵禁之夜,朝廷必然要加派大量人手,不但是为了维护治安,同时也是预防突发之事。

武清风继续在街上走着,经常看到一些衙门差役的身影,这些衙役的脸色也是喜气洋洋,一边巡视一边嘻嘻哈哈的谈笑风生,很显然,他们也因为宵禁而感激开心和轻松。

然而武老头作为南云太傅很反感这种情况。

他认为巡察就该担负起巡察所应有的责任。

今夜这么多百姓,一旦出现乱子怎么办,比如出现拐卖,哪家孩子丢了,对于百姓而言,家里的天就塌了啊。

因此,武老头忍不住皱眉,他下意识的犯了职业病,想拦住一些嘻嘻哈哈衙役训斥教导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