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撤离大唐很难啊(第2页)

门阀阶层虽然同属于同一个利益群体,但是这个利益群体内部之间的争斗却很激烈,甚至,堪称残酷。

因此,自古以来的门阀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撤离故土的。

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不争的事实会存在,以后大唐每次扩充版图必然有门阀选择留下。

……

周氏的选择,没人能在现在给出正确与否的判断,但至少现在有一件事可以确定,那就是大唐帝王似乎认可了这一家。

日光浩浩之下,京口城外官道,由于所有的族老向百姓赔命,终于让百姓放下戒备走向了粥棚。

这是古往今来很难见到的一幕……

只见,百姓们的脸上明显还带着恨意,只不过,却已经愿意端着碗筷领取施粥!

而那负责施粥的一方,则是由周氏的年轻一代亲自动手,其中甚至有十来岁的少年,跟在哥哥们身边忙前忙后。

每当一个百姓领取施粥,所有的周氏少年便会弯腰行礼,以一种欢喜而又释然的语气,向吃粥的百姓说一声感谢。

“大叔,谢您吃粥,助我周氏善行,可以偿还罪孽。”

“大婶,谢谢您,周氏从此以后,每天都有施粥让您领,记得来吃啊,千万不要饿肚子,田地劳作很累,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呀,这个小妹妹,你别吃的这么急,太急会烫到嘴巴呀。”

“来,周家哥哥帮你吹一吹气,等粥凉一些,让你吃个饱……”

“小宝宝,谢谢你,谢你允许我抱,偿还我们周氏罪孽……”

各种各样的感谢,对一个一个百姓说出,周氏少年用他们的真实行动,让所有百姓渐渐在心里认可。

……

不远处的歪脖树下,停放着几十口棺材!

而在棺材的旁边,每一口边上都跪着几个周氏孩童,他们是给长辈收尸的孙儿,但是收尸之时不允许任何人哭。

这个严苛的命令并非杨一笑所发,反而是周氏活着的年轻一代自己定的,他们严令告诉族里的孩童,任何人都不能在棺材面前哭。

哭,就意味着心里有恨!

如果有恨,可能就有报仇之心!

所以,不准哭!

他们周氏全族的族老主动赴死,要让大唐帝王看到他们的心甘情愿,倘若小孩童哭泣引起皇帝陛下误会,岂不是周氏族老的牺牲全都白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