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大唐最奇葩的尚书(第2页)
最后是第六道旨意,给了由帝师孙学州坐镇的吏部。
这一道旨意最简单,只需要吏部按部就班的考核官员便可,然而杨一笑已经表态,散朝之后还有机密和孙学州商量。
至此,六道圣旨!
然而整个大唐朝廷不止这几个部门……
比如尚未被点名的还有礼部刑部和兵部!
首先是兵部,此时兵部尚书顾老大领兵在外,虽然针对南云的战争已经结束,但是顾老大仍在南云那边没有班师回朝。
然后是礼部,礼部的尚书是刘伯瘟。
由于大唐跟南云议和的缘故,老刘随同皇长子杨辰一出使,虽然议和已经达成,但是使团尚在归途。
刘伯瘟之所以没有跟着杨一笑加急归来,主要是为了沿途一路趁机教导小虎头,古人崇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因此行路之中的教学历来很受重视。
此外还有最关键的一个原因……
老刘不但是礼部尚书,而且是天子卫的首座。
如今大唐天子卫已经遍布天下,化装成各种走卒贩夫堪称是无孔不入,这些人的身份只有老刘最清楚,因此能用最快的速度进行调动。
而在使团归程的这一路上,小虎头肯定要深入民间学习……
体察民心不适合配备大军保护,甚至护卫多了都有些不太合适,因此,散布暗中的天子卫最适合保护。
一旦小虎头遇到什么突发状况,有老刘跟着就能瞬间调动天子卫,逢凶化吉,可保安全。
……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顾老大不在,刘伯瘟也不在,缺了两位大佬坐镇的兵部和礼部,自然没资格被杨一笑点名担当重任。
然而,刑部的尚书并没有外出。
这货乃是周怀仁,当初泾县的周县尉,今日早朝尚未开启之时,这家伙已经早早的等候着了!
所有大唐官员都知道,这位尚书最喜欢争抢任务。
用周尚书的话说,他最不怕的就是压担子,任务越难,担子越重,相应的功劳才会到手,有了功劳才能让腰杆子变硬。
满朝官员早就习以为常了,这位尚书认为争任务就是争功劳。
他从不考虑任务完不成的风险……
想当初这位奇葩尚书为了建功立业,曾经在密州板桥干过一件天大的荒唐事!
那时陛下给他的任务是领兵震慑,并通过震慑的方式让板桥官员主动投诚,原因是那时候陛下尚未脱离云朝,不可能大张旗鼓的攻打云朝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