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江南山水
第744章 找徽宗老爷子借钱(第2页)
大兴商贸也不行,因为现在大唐的最大任务是买粮食!
买,意味着掏钱,一直买,意味着一直掏钱……
古人也许不懂什么是贸易逆差,可古人不缺乏王朝衰败的教训,哪怕是民间百姓也能明白一个道理,一直往外掏钱的家庭是不会长久的。
所以,大唐现阶段没法开源。
其次是节流,同样不能干,赈灾最大的开支是粮食,从这上面节流等于没赈灾,官员俸禄倒是可以缩减一部分,可如果缩减太严重也是大麻烦。
原因很简单,官员也要养家糊口……
如果大量缩减俸禄,官员必然养不起家,连自己家人都在挨饿,哪还有心思去赈灾干事。
因此,眼下大唐既不能开源也不能节流,唯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找人去借钱。
……
杨一笑沉声又道:“你们应该明白,这个钱不是小钱,想要扛住一个国家的开支,哪怕超级门阀也无力承担。”
他说着微微一停,目光看向李颖达,问道:“比如你们李氏,如果借钱给朕使用,你老人家可否说句实话,能借多少钱财帮朕支撑?”
李颖达叹了口气,回答的十分坦诚,直言不讳道:“能借一些,但是绝不足以支撑大唐全国的开支。”
“如果我们李氏还有支撑一国的财力,我们自己就去招兵买马开国称帝了,何须跟陛下联姻,何须做君下之臣……”
“实不相瞒,李氏族中确实还有一点底蕴,那是几百年来积攒的最后家底,如果全都拿出来确实能帮大唐抗一阵。可是,扛不了太久。”
杨一笑听完之后点点头,道:“和朕推测的差不多。”
几位重臣却忍不住问李颖达,纷纷道:“现在李氏还能拿出多少钱?”
李老头迟疑一下,也不知有没有如实回答,道:“镇库黄金,还有几十万两,白银多一些,约有百万两。但如果动了这份底蕴,我李氏一族立马就会分崩离析……”
“铜钱和各类物资方面,倒是勉强能挤出来一些,约莫能有几百万贯吧,再多是一点也拿不出来!”
众人心知肚明,这老头儿肯定没说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