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万众瞩目,杨一笑登场(第2页)

 但是,大唐的这个宿卫明显不是象征。

 各方势力看的很清楚,那青年手里拿的是真金鞭,历朝历代以来,静鞭三响乃是大朝会的重要一环,可惜由于宿卫之中缺乏猛人,因此沉重的金鞭需要用黄色丝线编织代替。

 看起来也是金鞭,其实重量轻飘飘的,只能表达象征意义,但是起不到震慑威力。

 唯有这个青年,用的乃是真鞭。

 那可是长达三丈啊,折合后世足足九米,这玩意用纯金的金丝编造,可想而知重量有多么吓人。

 一鞭子抽在地上,瞬间把青石抽裂,声如雷霆,碎石迸飞。

 此等宿卫之首,武力如此超群,这可不是象征性的,这是真的具备威力。

 岂能不彰显大唐的威武?

 岂能不让各方来使感受威严?

 ……

 忽然,皇宫之前出现一队 ,分立两侧,手持利刃。

 又见一队兵卒,手持火绳之枪,也是分立两侧,拱卫朝会大殿。

 这时候,宿卫之首昂声开口,声音清越道:“吾乃大唐宿卫,有良言以告知,凡我大唐文臣武将,且请进入天元正殿。朝官占位之处,位于大殿偏左,文武之首重臣,领衔约束下臣。”

 “凡我大唐皇族,勋贵,巾帼妇人,并幼年子嗣,金殿之上,占位于中……”

 “驻防来贺使节,占位于大殿之右……”

 “保持肃静,鱼贯而入!”

 “天元正殿,开……”

 伴随着大唐宿卫之首的清越高呼,大殿之前等候的人群开始启动,根据各自的阵营不同,缓缓而又保持肃静的进入。

 这一座天元殿,平时不起用,唯有国朝大典的时候,才会在这里召开大朝会。

 此前大唐刚刚立国的时候,整个皇宫总共只有三座宫殿,那时候白天开完早朝之后,立马得腾出来让后妃们当做寝宫。

 宫殿代表着一个王朝的国力,因此哪怕再穷也得修几座……

 况且大唐以前就奉行以工代赈,修宫殿恰恰能让皇家出钱让百姓受益,因此哪怕杨一笑比较节俭,但是工部几番催促之下终于同意。

 最关键的是,修宫殿其实没花到杨一笑的钱。

 他的媳妇之中有几个是富婆,一个人出资就能修建所有的寝宫,如果不舍得花销,娘家人都不同意。

 比如珠儿,身后是道门,直接砸下来十几万贯,想要包圆整个后宫的妃子宫殿。

 涉及脸面之争,其她妃子的娘家岂能同意?

 尤其是超级门阀李氏,差点和工部的柳长生在朝堂上打起来,最后被重臣们当做和事佬劝下,于是约定一家出资一半修建后宫。

 至于前宫的几座大殿,也没花到杨一笑的钱……

 那还是去年年初的时候,大唐尚未遭受雪灾因此国库丰盈,三省六部全都催促杨一笑,让他允可在前宫修建几座彰显国力的大殿。结果杨一笑节俭,拖拖拉拉一直不同意。

 最后,臣子们实在没耐心了,于是悄悄派人前往泾县,选了一个很会哭的家伙,爬到徽宗老爷子那里,哭诉杨一笑不支持彰显国朝气象。